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秃顶成因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田恩阔 1 ; 陈长艳 1 ; 周凌 1 ; 田飞 1 ; 朱峰 1 ; 王仙屏 1 ; 邵明波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油菜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秃顶;结实类型;基因型;环境胁迫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11 年 39 卷 02 期

页码: 23-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进一步控制玉米秃顶,实现玉米生产丰产稳产,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就玉米果穗秃顶形成的遗传生理特性及环境胁迫与秃顶形成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并对玉米秃顶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 相关文献

[1]高配多抗紫秆玉米自交系XZ 50612的选育及遗传应用分析. 张泽志,王安贵,陈泽辉,唐光顺. 2018

[2]玉米氮素利用效率的提高途径. 徐燕. 2004

[3]甘蓝型油菜不育材料117A杂种后代自交及测交分离规律的研究. 王华,侯国佐. 1992

[4]甘蓝型优质无花瓣油菜NF001的遗传研究. 张瑞茂,汤晓华,李敏,陈大伦. 2007

[5]百宜黑鸡PRLR基因多态性对产蛋性能的影响. 吴松成,韩雪,陈林,伍革民,粟朝芝,朱丽莉,陶宇航. 2018

[6]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良新材料RM5637A的遗传研究. 张瑞茂,李敏. 2002

[7]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新材料RM5637A的遗传研究. 张瑞茂,李敏,侯燕. 2002

[8]贵州省猪戊型肝炎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任荣清,张登祥,徐景峨,杨茂生,王祥兴. 2011

[9]基因型和激素对转基因马铃薯植株再生的影响. 蒋敏华,黄先群,李丽,李云,杨清. 2007

[10]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新材料RM3231A的遗传研究. 张瑞茂,李敏,侯燕. 2002

[11]结合标记检测与核苷酸测序对高粱新wx基因型的研究. 邓小锋,潘敏娜,郑常祥. 2022

[12]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统不育系材料选育中常见的育性分离及基因型判断. 韩宏仕,张敏琴,高志宏. 2021

[13]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高频胚诱导技术体系优化. 唐兵,陶莲,卢松,杨静,吴康云,张丽,邓英. 2017

[14]基于多目标重金属元素低积累大豆品种筛选. 柴冠群,王丽,刘桂华,蒋亚,秦松,范成五,田小松. 2023

[15]基因型效应对甘蓝型油菜核不育系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影响. 黄先群,唐丽,黄燕芬,颜怀珍. 1997

[16]玉米Tuxpeno-Reid和Suwan-Lancaster种质改良研究进展. 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郭向阳,邬成,李娟. 2012

[17]玉米o2和o16基因回交渗入wx系提高waxy玉米赖氨酸含量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张文龙,杨文鹏,王明春,杨留启,王伟,曾桂萍,陈志伟,彭义. 2010

[18]适用于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及品种数较多试验的田间试验设计——组平衡区组试验设计. 郑常祥,潘敏娜. 2003

[19]贵州省山区玉米种质改良及杂交种的选育. 陈泽辉. 2007

[20]大蒜与几种作物的高效接茬模式研究. 李锦康,董恩省,虎明洪,颜兴,李桂莲.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