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来源三疣梭子蟹池塘养殖的生长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经献 1 ; 赵炳然 1 ; 孙祥山 1 ; 张传涛 1 ; 隽云昌 2 ; 张彬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2.潍坊市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不同种群;同生态;养殖对比;效果评估

期刊名称: 水产科学

ISSN: 1003-1111

年卷期: 2017 年 36 卷 01 期

页码: 66-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14和2015年,将试验池塘分隔成2000m2的单个池塘,分别养殖3种来源的三疣梭子蟹:自然海域捕获的越冬蟹经室内暂养(称越冬种群)、首次放流的Ⅱ期幼蟹(增殖种群)和自然海区第一批抱卵蟹繁殖的Ⅱ期幼蟹(自繁种群),研究了同生态条件下池塘养殖梭子蟹的存活和生长,为评估莱州湾海域三疣梭子蟹放流效果提供参考。2014年越冬、增殖和自繁3个种群幼蟹的放养时间依次间隔20d,以3个种群梭子蟹作为类轴,分别以全甲宽及体质量为x、y轴进行二维图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同步养殖10d、20d时,可以直观区分出3个种群梭子蟹;同步养殖30d,参照全甲宽和体质量指标,只能区分自繁种群与越冬种群;同步养殖40d,自繁和增殖种群全甲宽和体质量指标逐步接近越冬种群,无法对3个种群进行有效区分。自繁种群的成活率极显著高于增殖种群(P<0.01)。2015年,增殖和自繁两个种群同规格同步养殖15、30、45d和60d时,自繁种群平均全甲宽和平均体质量高于增殖种群,但差异不显著(P>0.05),不能以全甲宽和体质量指标鉴别种群,自繁种群的成活率亦极显著高于增殖种群(P<0.01)。本研究结果为梭子蟹增殖放流效果评价提供了参考。

  • 相关文献

[1]基于微卫星标记对长江中上游胭脂鱼增殖放流效果的评估. 成为为,汪登强,危起伟,王成友,杜浩,吴金明,李雷. 2014

[2]绥芬河大麻哈鱼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王继隆,刘伟,杨文波,李培伦,王维坤. 2019

[3]鲤稚鱼耳石锶标记效果. 邱晨,姜涛,陈修报,刘洪波,杨健. 2019

[4]西藏鱼类增殖放流初报. 朱挺兵,刘海平,李学梅,王旭歌,陈亮,杨德国. 2017

[5]长江口中华绒螯蟹和中华鲟的增殖放流及其效果评估. 张航利,王海华,冯广鹏. 2012

[6]禁捕初期长江下游鱼类群落现状分析及禁渔效果初步评估. 王银平,邓艳敏,刘思磊,李佩杰,刘凯. 2023

[7]中国西南区水域增殖放流回顾与对策研究. 叶志祥,张辉,吴金明,杜浩,杨海乐,邹巧林,危起伟. 2021

[8]长江口、杭州湾海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与效果评估. 沈新强,周永东. 2007

[9]海洋牧场建设效益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 袁华荣,章守宇,陈丕茂. 2024

[10]三疣梭子蟹抱卵体质量与抱卵量、排幼量及Ⅰ期溞状幼体大小的关系. 李玉全,高保全,戴芳钰. 2009

[11]渤海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海蜇放流状况与效果. YANG Wen-bo,杨文波,LI Hui-qin. 2010

[12]我国海水蟹类养殖现状与发展目标. 乔振国. 2008

[13]微卫星DNA标记用于三疣梭子蟹家系亲子关系的鉴定. 刘磊,李健,刘萍,高保全,陈萍,戴芳钰,王学忠. 2009

[14]三疣梭子蟹标志及室内养殖技术探索. 黄经献,邓光修,赵炳然,孙祥山,张迪,张传涛,杨洪成. 2011

[15]三疣梭子蟹微卫星多重PCR技术建立及条件的优化. 任宪云,刘萍,李健,李晓萍,韩智科,刘磊. 2011

[16]三疣梭子蟹蜕皮激素受体EcR基因的cDNA克隆及表达分析. 张晓燕,李健,刘萍,陈萍,孙铭,葛红星. 2014

[17]三疣梭子蟹遗传连锁图谱的初步构建. 罗云,高保全,刘萍,李健,戴芳钰. 2010

[18]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几丁质酶PtCht3基因克隆鉴定及表达分析. 张凤,吕建建,刘萍,高保全,李健. 2017

[19]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胞内氯离子通道蛋白基因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王渝,吕建建,刘萍,高保全,李健,陈萍. 2014

[20]三种常见经济虾蟹类眼柄微结构分析. 蒋瑞,刘必林,刘华雪,冯春雷,张健,倪震宇,吴旭干,张虎,舒畅,鲁玉渭.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