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灰色理论的食用型向日葵杂交品种主要性状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建华 1 ; 冉生斌 1 ; 马小黎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与啤酒原料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分析;食用型向日葵;农艺性状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9 年 25 期

页码: 32-36

摘要: 为改良河西地区食用型向日葵品种,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8个食用型向日葵品种的10个农艺性状分别与产量、品质、发病率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期和茎粗是影响子实粗蛋白含量的主导因子;子实形状是影响子实粗脂肪含量的主导因子,同时子实的宽、长也是影响子实油酸、亚油酸含量的主导因子;子仁率和生育期是影响植株发病率的主导因子;百粒重和盘径是影响产量的主导因子。以上几个指标可以作为河西地区选择食用型向日葵品种的参考指标,为科学合理的选择食用型向日葵品种,保证食用型向日葵品质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食用型向日葵品比试验. 刘建华,冉生斌. 2018

[2]玉米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 梁万鹏,何振富,李晓莉,李世恩,徐振飞,施海娜,岳耀敬,刘斌. 2022

[3]紫花苜蓿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 梁万鹏,何振富,李晓莉,李世恩,施海娜,徐振飞,岳耀敬,卢曾奎. 2022

[4]油菜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王毅,庞进平,董云,靳丰蔚,徐一涌. 2011

[5]主要胡麻品种抗旱相关指标分析及综合评价. 罗俊杰,欧巧明,叶春雷,王方,王镛臻. 2014

[6]优质食用型向日葵杂交种A9选育报告. 刘建华,冉生斌,姚元虎. 2017

[7]甘南地区饲用型小黑麦草产量及营养品质研究. 代寒凌,田新会,杜文华,吴建平. 2019

[8]体外产气法评价全株藜麦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饲料饲用价值. 路平乐,魏玉明,杨发荣,江小帆,李倩,赵生国,蔡原,焦婷. 2021

[9]灰色关联度分析在马铃薯抗旱生理鉴定中的应用. 李建武,王蒂. 2008

[10]13个藜麦材料在甘肃临夏旱作区适应性的初步评价. 黄杰,杨发荣,李敏权,魏玉明,顾娴,漆永红. 2016

[11]底墒和施肥对旱地冬小麦主要特性的影响. 高育锋,王勇. 2009

[12]饲用高粱营养价值及人工瘤胃降解特性. 李珊珊,白彦福,王婷,张娇娇,刘筱嘉,丁路明,王虎成,冯强,贺春贵,龙瑞军,尚占环. 2018

[13]糜子育成品种农艺、产量及品质性状综合鉴定与评价. 杨清华,邱军,李海,杨天育,程炳文,赵敏,刘国庆,高小丽,冯佰利. 2017

[14]糜子种质材料的抗倒伏性、农艺性状及力学特性. 董孔军,刘天鹏,何继红,任瑞玉,张磊,杨天育. 2018

[15]兰州市旱作区马铃薯品种(系)比较试验. 王平,郭小俊,谢成俊,陈娟,王国宇,胡建萍. 2019

[16]河西绿洲区大棚甘蓝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对不同水肥组合的响应. 马彦霞,张玉鑫,王晓巍. 2018

[17]油用亚麻品种资源主要性状的鉴定与评价. 欧巧明,叶春雷,李进京,陈军,崔文娟,厚毅清,王立光,李忠旺,罗俊杰. 2017

[18]油用紫苏种质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特征鉴定与评价. 欧巧明,崔文娟,叶春雷,李进京,陈军,李忠旺,王炜,罗俊杰. 2018

[19]种植密度对不同甜高粱品种农艺性状及产草量的影响. 邹凤轩,贺春贵,王国栋,何振富. 2020

[20]31份藜麦种质农艺性状及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姚佳,杨发荣,刘文瑜,黄杰,魏玉明,杨超,刘欢.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