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渔业碳汇;碳汇渔业;贝类养殖碳使用、移出、储存与释放;贝藻碳汇量评估;发展建议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2095-9869
年卷期: 2022 年 43 卷 005 期
页码: 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基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关于碳汇和碳源的解释和水生植物固碳特点,对2010年提出的渔业碳汇和碳汇渔业的定义进行修订,强调了渔业碳汇功能和增汇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水生植物在渔业碳汇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解释了通过水生藻类养殖、滤食性贝类和鱼类等养殖、渔业生物群体捕捞和增殖等渔业生产活动促进水生生物"移出和储存"CO2等温室气体的过程和机制.分析了贝类养殖在不需要投放饵料的前提下,通过滤食浮游植物及有机碎屑等颗粒有机物大量使用水体中CO2的过程及机制,从能量收支层面论述了使用碳、移出碳、储存碳和释放碳4个碳库的特征及其数量关系,进而证实贝类养殖提升了水域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是碳汇而不是碳源.贝藻养殖碳汇评估结果表明,随着海水养殖生产持续发展,近20年我国近海贝藻养殖碳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总碳汇量从2001年394万t增加到2020年659万t,其中近三年(2018-2020)平均总碳汇量为648万t(相当于每年义务造林87万hm2);净碳汇量从2001年255万t增加到2020年430万t,近三年(2018-2020)平均净碳汇量为422万t(相当于每年义务造林56万hm2).最后,提出了健康持续、深入发展碳汇渔业的相关建议.
- 相关文献
[1]海洋渔业碳汇项目方法学探究. 张继红,刘毅,吴文广,王新萌,仲毅. 2022
[2]海洋牧场渔业碳汇研究进展. 李娇,李梦迪,公丕海,关长涛. 2022
[3]中国沿海省份蓝碳现状与能力评估. 向爱,揣小伟,李家胜. 2022
[4]中国式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过去和未来. 唐启升. 2023
[5]养殖栉孔扇贝对桑沟湾碳循环的贡献. 张明亮,邹健,毛玉泽,张继红,方建光. 2011
[6]基于营养级法的福建省淡水捕捞渔业碳汇量评估探析. 岳冬冬,吕永辉,于航盛,李旭君. 2018
[7]淡水捕捞渔业碳汇量评估探析——以浙江省的生产调查样本数据为例. 岳冬冬,王鲁民,方海,王茜,肖黎,熊敏思,郑亮. 2017
[8]海洋碳汇研究进展及南海碳汇渔业发展方向探讨. 李纯厚,齐占会,黄洪辉,刘永,孔啸兰,肖雅元. 2010
[9]广东省海水养殖贝藻类碳汇潜力评估. 齐占会,王珺,黄洪辉,刘永,李纯厚,陈胜军,孙鹏. 2012
[10]印度洋金枪鱼渔业碳汇量评估初探——以中国为例. 岳冬冬,王鲁民,张勋,郑汉丰,冯春雷. 2014
[11]庙岛群岛毗邻海域秋季底栖食物网潜在碳来源贡献及对碳汇渔业的思考. 赵永松,单秀娟,杨涛,金显仕,韦超. 2022
[12]海洋渔业碳汇及其扩增战略. 唐启升,刘慧. 2016
[13]砗磲研究现状及在我国南海开展养殖的前景. 周勤,王玉芬,姜秀凤. 2014
[14]海水鱼类养殖在碳汇渔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海洋鱼类生理到考古发现. 吕为群,陈阿琴,刘慧. 2011
[15]江苏省渔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张宗利,明俊超,袁新华. 2014
[16]中国养殖主产区渔业微生物菌剂市场现状、问题及建议. 胡晓娟,李秋芬,张洪玉,孙承文,杨移斌,陈凯,罗亮,谢国驷,曹煜成. 2023
[17]南海区拖网渔业发展趋势及其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粟丽,许友伟,张魁,陈作志. 2023
[18]珠海市休闲渔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陈成,滕震,佟飞,梁翠萍. 2023
[19]深蓝渔业发展策略研究. 徐琰斐,刘晃. 2019
[20]从《中国药典》看海洋中药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陆亚男,樊成奇,田晓清.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春季桑沟湾硅藻群落结构对硅酸盐加富的响应研究
作者:张凯;姜娓娓;万东杰;高亚平;张义涛;蒋增杰
关键词:硅酸盐;硅藻;群落结构;粒径结构;桑沟湾
-
夏季高温期三倍体和二倍体长牡蛎生理能量学及碳收支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伟伟;姜娓娓;蒋增杰;张凯;万东杰;石亚洲;王玮欣;张义涛
关键词:长牡蛎;三倍体;二倍体;夏季高温;生理能量学
-
基于AMBI和M-AMBI法的桑沟湾底栖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作者:李文豪;于晓清;蒋增杰;杜美荣;贾彦;何为;高亚平
关键词:桑沟湾;大型底栖动物;AMBI指数;M-AMBI指数;底栖生态环境质量
-
舟形藻生物膜诱导下虾夷扇贝(Mizuhopecten yessoensis)幼虫的变态及其蛋白质组学响应
作者:徐筱琰;杜美荣;蒋增杰;姜娓娓;夏苏东;秦晓芳;严瑾;吕建福
关键词:虾夷扇贝(Mizuhopecten yessoensis);舟形藻生物膜;变态;蛋白质组学
-
蛤蜊岗不同贝龄四角蛤蜊数量性状的通径分析
作者:李昂;冯加岭;李加琦;唐玉泽;薛素燕;朱玲;张秀梅;毛玉泽
关键词:四角蛤蜊;形态性状;通径分析;相关分析
-
硅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在养殖碳汇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作者:李瑞环;蒋增杰;姜娓娓;蔺凡;高亚平;杜美荣
关键词:硅循环;硅藻;植硅体;生物硅;碳汇;贝类养殖
-
脉红螺对不同贝类的摄食行为特征研究
作者:徐希震;房景辉;方建光;张志新;蒋增杰;张义涛;王军威;毛玉泽
关键词:脉红螺;摄食选择;摄食节律;摄食过程;摄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