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西南季风暴发前后南沙海域浮游桡足类群落特征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亮根 1 ; 杜飞雁 1 ; 李亚芳 1 ; 宁加佳 1 ; 郭伟龙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栖息密度;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环流;水团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科学

ISSN: 2095-0780

年卷期: 2015 年 05 期

页码: 47-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2013年3月~4月与6月~7月2个航次的调查资料,研究了西南季风暴发前后南沙海域浮游桡足类种类组成、栖息密度、生态类群、优势种与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学特征。研究海域内共鉴定浮游桡足类187种,其中大型的127种,中型的152种。浮游桡足类属于典型热带大洋群落结构,大多数种类属于外海生态类群,其次是广盐生态类群、沿岸生态类群与深水生态类群。大型浮游桡足类优势种随季风转换更替不明显,而中型浮游桡足类优势种随季风转换更替显著。大型浮游桡足类平均栖息密度为4.87个·m-3,中型的为19.2个·m-3,为大型的4倍。浮游桡足类多样性水平为丰富或非常丰富。浮游桡足类生态学特征受季风转换引起表层环流结构变化与水团运动改变而产生不同的分布趋势,其中大型浮游桡足类对水团垂直运动反应较敏感,而中型浮游生物对海区表层环流改变的响应更为灵敏。

  • 相关文献

[1]南澳岛北部海域浮游动物生态学特征及水团影响. 王亮根,杜飞雁,陈丕茂,李亚芳,宁加佳. 2016

[2]龙须菜藻场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周岩岩,李纯厚,陈丕茂,李春晓,马庆涛,杨进,李琦,刘维达. 2011

[3]连云港田湾核电站附近潮间带底栖动物的群落生态. 唐峰华,沈新强,张衡,王云龙. 2012

[4]南日列岛西南部海区鱼类数量变化及其与水团关系. 管伟,陈佳杰,徐兆礼. 2016

[5]闽江口和椒江口浮游动物饵料特征和渔场属性的比较. 陈剑,徐兆礼. 2015

[6]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鱼类多样性及年际变化. 潘杰,王召根,章旭日,刘凯. 2021

[7]深圳鹅公湾水域渔业资源季节变动分析. 余景,毛江美,袁华荣,冯雪,陈丕茂,胡启伟. 2017

[8]黄海北部近岸海域渔业生物群落结构. 崔培东,卞晓东,张雨轩,单秀娟,金显仕,赵永松,王惠宾. 2024

[9]长江口崇明东滩鱼类群落组成和生物多样性. 张涛,庄平,刘健,章龙珍,冯广朋,侯俊利,赵峰,刘鉴毅. 2009

[10]黑龙江中游底层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霍堂斌,姜作发,马波,李喆,于洪贤. 2012

[11]崇明北滩鱼类群落生物多样性初探. 刘凯,徐东坡,张敏莹,段金荣,施炜纲. 2005

[12]长江口近岸鱼类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 张涛,庄平,章龙珍,侯俊利,刘鉴毅. 2010

[13]拉尼娜事件前后北部湾鱼类群落结构变化研究. 李淼,许友伟,孙铭帅,范江涛,李佳俊,张魁,陈作志. 2023

[14]庙岛群岛毗邻海域底层渔业生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赵永松,单秀娟,杨涛,金显仕,韦超. 2022

[15]一种新型混合喷涂原理解析. 陈次颖. 1995

[16]青岛文昌鱼水生野生动物市级自然保护区文昌鱼资源的调查分析. 宋以柱,张玉卿,辛梅,严竞,李靖,陈聚法. 2019

[17]2010年春季长江口鱼类群落空间分布特征. 史赟荣,晁敏,全为民,唐峰华,沈新强,袁骐,黄厚见. 2011

[18]飞云江口附近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特征. 董开兴,徐兆礼. 2015

[19]2018年春季西太平洋Kocebu海山区海水中颗粒态有机碳的地球化学特征. 马骏,宋金明,李学刚,袁华茂,李宁,段丽琴,王启栋. 2020

[20]东海区北部小黄鱼生殖群体分布及与水团关系. 丁峰元,林龙山,李建生,程家骅.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