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应用相互嫁接技术研究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胡雨薇 1 ; 郝俊杰 2 ; 贾新合 3 ; 马奇祥 2 ; 崔小伟 2 ; 高俊山 4 ; 李宾 3 ; 郭利娟 5 ; 王庆东 1 ;

作者机构: 1.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4.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5.禹州市农业林业局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相互嫁接;抗性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2 年 41 卷 11 期

页码: 94-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选用对棉花黄萎病表现不同抗性的棉花材料,应用相互嫁接的方法将抗病和感病棉花品种组合在一起构建嫁接系统,将其种植在连作多年的棉田,调查棉花黄萎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自身嫁接苗与自根苗抗性差异不显著;相互嫁接植株抗/感(接穗/砧木,下同)和感/抗组合抗病效果明显强于感/感组合,但较抗/抗组合抗病性下降。研究认为,抗病材料无论作砧木还是接穗,均能抑制黄萎病的发生,说明抗病材料植株整体对棉花黄萎病菌具有抵抗能力。

  • 相关文献

[1]用相互嫁接和定量PCR分析棉花对棉花黄萎病的抗性. 郝俊杰,胡雨薇,郭晓琴,赵付安,贾新合,郭利娟,张志新,王庆东. 2013

[2]棉花抗黄萎病的RAPD标记. 房卫平,许守明,孙玉堂,唐中杰,王家典. 2001

[3]棉花麦后移栽与麦棉套种综合效益比较. 马奇祥,王振宇,崔小伟,郝俊杰,杜学云. 2010

[4]棉花黄萎病菌与品种互作的格局分析. 吴元奇,房卫平,胡秉民. 2009

[5]棉花抗黄萎病种质豫棉19、21号的抗性遗传研究. 房卫平,王家典,孙玉堂,唐中杰. 2003

[6]棉花黄萎病不同抗性品种接菌前后体内酶活性及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 汪红,刘辉,袁红霞,王烨,李洪连. 2001

[7]甸棉花黄萎病研究进展与高抗黄萎新种质豫2067. 房卫平,王家典. 1998

[8]高抗黄萎病棉花新品种豫棉21号的选育. 房卫平,王家典,孙玉堂,马惠平. 2000

[9]瑟伯氏棉TIR-NBS-LRR类蛋白质编码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杨晓杰,赵付安,唐中杰,李武,赵元明,谢德意,房卫平. 2013

[10]2000~2001年河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述评. 王振宇,马奇祥,杨修身,刘佳中,牛郑花. 2002

[11]小麦近缘种属对麦长管蚜抗性分析. 谢纳,王雷,齐珊珊,刘文轩,武予清. 2014

[12]药用香椿种质的初步筛选. 王昌禄,常利杰,夏廉法,王玉荣,陈勉华,李贞景. 2009

[13]棉铃虫对不同Bt蛋白的抗性及交互抗性研究. 张丹丹,王泽宇,陈琳,李国平,梁革梅. 2018

[14]河南省麦田猪殃殃对苯磺隆的抗性及ALS基因突变研究. 高新菊,郭秀玲,陈威,包来仓,马毅辉,秦光宇,祖均怀,王恒亮. 2017

[15]芝麻营养生长期枯萎病抗性鉴定技术研究. 苗红梅,常淑娴,张海洋,黄进勇,段迎辉,曲文文. 2020

[16]30个紫花苜蓿品种对苜蓿花叶病毒病的田间抗性初步研究. 郭志鹏,冯长松,张靖雪,王苗利,曲根,刘建宇,管永卓,张晓婷,郭玉霞,严学兵. 2019

[17]4型副猪嗜血杆菌crp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徐引弟,王治方,焦文强,朱文豪,李海利,王克领. 2023

[18]外引玉米种质抗粗缩病配合力分析. 金柳艳,李明顺,鲁晓民,杨硕,孔晓民,石洁. 2017

[19]果型和抗性基因协同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带毒量的影响. 米国全,唐艳领,马凯,张春奇,蔡毓新,荆艳彩,牛莉莉,李红波,朱永,陈绘利,史宣杰. 2024

[20]应用毒力频率方法测定小麦品种抗白粉病性. 王锡锋,张忠山,王全成.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