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LN-1株的分离鉴定及基因组序列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可欣 1 ; 王超 2 ; 张傲 1 ; 刘佳利 1 ; 谭斌 1 ; 张淑琴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全基因组测序;病毒分离;免疫荧光鉴定;遗传进化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

ISSN: 1671-7236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1150-11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查明并掌握辽宁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的流行特性及生物学特点,为BVDV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方法】采集辽宁省某养牛场疑似发生BVDV感染的病死牛脾脏组织,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 IBRV)、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ovin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BRSV)、牛副流感病毒3型(Bovine parainfluenza virus type 3,BPIV3)及BVDV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鉴定,将组织液接种MDBK细胞分离病毒。对细胞进行细胞病变效应(CPE)观察后再通过电镜观察、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鉴定病毒,PCR扩增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并对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BVDV特异性引物RT-PCR鉴定结果为阳性,在280 bp处有条带,与预期条带大小相符,其余病原特异性引物未扩增出条带,证明未感染其他病原;分离得到的毒株在MDBK细胞中培养未出现明显细胞病变效应;病毒纯化后,经电镜观察可见直径约为50 nm的病毒粒子;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在接种分离毒株的MDBK细胞内可观察到亮绿色荧光,而对照细胞没有荧光,将分离得到的病毒命名为LN-1株;全基因组扩增序列大小为12 269 bp,遗传进化分析发现,LN-1株与XC、SD-15及ZM-95株在同一分支,与XC株核苷酸相似性为96.2%,属于BVDV-1m型。【结论】本研究成功分离出1株1m型BVDV毒株,对后续疫苗研发、流行病学调查及致病机理等方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相关文献

[1]一株烟草青枯雷尔氏菌烈性噬菌体RS-PⅡ-1的分离及全基因组分析. 苏靖芳,刘俊杰,于浩,郭兆奎,孙宏伟. 2017

[2]大豆灰斑病菌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顾鑫,刘伟,朱志国,徐礼英,孟雪,童婷婷,姜淑华,丁俊杰. 2024

[3]民猪从头组装(de novo)的基因组序列特征分析. 张冬杰,何鑫淼,汪亮,刘娣. 2023

[4]鹅细小病毒强毒株的分离鉴定与遗传进化分析. 王志强,黄宇翔,邹跃,张红,杨昊天,董佳强,杨坤. 2024

[5]2020年黑河市某规模化牛场BAstV检测及ORF1a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杨硕,朱庆贺,王笑冉,孙东波. 2022

[6]果子狸源细小病毒分离鉴定及VP2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谭斌,王超,王岩,张淑琴. 2022

[7]马铃薯A病毒分离鉴定技术的研究. 刘卫平.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