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中国甘薯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欣 1 ; 李强 1 ; 曹清河 1 ; 马代夫 1 ;

作者机构: 1.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甘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甘薯;产业;种业;现状;展望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3 期

页码: 483-4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甘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饲料及工业原料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本文总结了中国甘薯产业和种业发展的历史、现状、成效及问题,分析了国内外甘薯产业和种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中国甘薯产业和种业未来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目前中国甘薯产业稳步发展,种植面积趋于平稳,年种植面积稳定在4×106 hm2左右;单产稳步提高,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96倍;产业实现了从量到质的转型升级,鲜食市场供应比例不断提高,甘薯逐步实现餐桌化,休闲、保健和功能食品得到适度发展;鲜食消费比例逐年增加,提升了甘薯种植效益;品牌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甘薯种业在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的推动下,初步建立了甘薯分子育种平台,甘薯基因组测序基本完成,构建了高密度分子连锁图谱,开发出一批与甘薯茎线虫病抗性相关的分子标记和与甘薯淀粉含量等性状相关的主效QTL,发掘出甘薯品质、抗病、耐盐、抗旱等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建立了甘薯主要病虫害抗性评价平台,创制出一批甘薯特异新材料;构建了优质专用甘薯品种评价平台,育成一批甘薯专用型新品种,良种自育品种覆盖率达95%以上;制定了甘薯新品种的DUS测试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范了种薯种苗市场;完成了脱毒种薯种苗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产学研结合的种业协同创新体系,推动种薯种苗企业重组。现阶段中国甘薯产业和种业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优异种质数量少,无法满足育种的需求;二是优质品种评价指标缺乏,专用化品种少,无法满足加工需求;三是脱毒种薯种苗的应用率低,种薯种苗繁育技术和市场不规范;四是甘薯种业尚未形成规模,政府对种薯种苗繁育企业扶持力度较弱,区域性的种薯种苗企业数量少,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未来5—10年,中国应注重资源收集、评价和保存平台建设;打造甘薯育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选育和推广优质高产多抗专用品种;着力推进育繁推一体化健康种薯种苗繁育体系建设;进一步延长加工产业链,提高产业效益;在"一带一路"国家示范推广高品质淀粉、富含膳食纤维、花青素、胡萝卜素及多酚类物质等专用品种。

  • 相关文献

[1]甘薯田蛴螬防治的现状与展望. 闫会,薛程,李强,张允刚. 2014

[2]江苏省种业发展策略研究. 李莉,王宁,高军. 2015

[3]江苏省甘薯育种进展和展望. 戎新祥,王庆南,赵荷娟. 2000

[4]甘薯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定位研究进展与展望. 马猛,闫会,李强. 2020

[5]徐州市花生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蒋伟,张祖明. 2003

[6]盐城市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王景宏,杨智青,吴祥,丁海荣,臧慧,徐文华. 2008

[7]西班牙桃产业与研究现状. 沈志军,马瑞娟,俞明亮. 2010

[8]江苏省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目标. 刁阳隆. 2004

[9]现代农业中物联网应用现状与展望. 徐海斌,王鸿翔,杨晓琳,曹继文. 2013

[10]作物空间诱变育种的现状及展望. 虞秋成,黄宝才,严建民. 2001

[11]常州市武进区花卉苗木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 周建国,朱海军. 2013

[12]国内外甘薯机械化产业发展现状. 李洪民. 2010

[13]中国甘薯加工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钮福祥,孙健,曹静. 2016

[14]中国甘薯淀粉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钮福祥,孙健,曹静. 2015

[15]股份制-种业科企联姻的最佳选择:组建江苏省联丰玉米有限责任公?…. 单志良,夏焰东. 1999

[16]地级农业科研单位在种业市场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初探. 温以斌,孟德龙,王多明. 2015

[17]关于新时期种业发展战略的探讨. 严卫古,朱明超,文正怀,倪向群. 2016

[18]我国种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吴国平,潘永飞,王建华. 2008

[19]加入WTO给中国种业带来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张学胜. 2003

[20]投身种业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浅议新形势下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出路. 严卫古,夏中华,戴艳,文正怀,倪向群,张红生.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