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强盛 1 ; 杨娟 1 ; 祁明华 1 ; 倪雪颖 1 ; 夏萌霜 1 ; 李珏 1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现代农作制度与生态循环农业实验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灌云县农业委员会
关键词: 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模式;林下套种;产量;效益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9 年 04 期
页码: 120-122
摘要: 发展林下经济是新时代农林结合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薄壳山核桃林下4种作物种植方式,分别是紫山药—紫山药—紫山药(RS1)、紫山药—紫玉米—紫山药(RS2)、紫山药—黑大豆—紫山药(RS3)、紫山药—紫甘薯—紫山药(RS4),并以没有薄壳山核桃的露地栽培为对照,分析林下4种种植模式的产量和效益。结果表明,林下连年套种紫山药的RS1处理,紫山药实际产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第2年林下套种紫玉米、黑大豆或紫甘薯,收获的作物实际产量以紫甘薯最高,黑大豆最低;第3年再次种植紫山药,除RS1处理外,以第2年种植黑大豆(RS3)处理的紫山药产量最高,并以第2年种植紫甘薯(RS4)处理的紫山药产量最低,并且林下种植的作物产量低于非林地的露地栽培;林下种植作物的经济效益表现为紫山药>紫甘薯>紫玉米>黑大豆,其中紫山药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紫甘薯具有较大的生物积累量;人工成本费在林下种植生产性投入方面占据较大比重,机械化是林下经济绿色发展的必要途径。
- 相关文献
[1]密肥条件对水稻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 刘建,徐少安. 2004
[2]不同收获目标西星白糯玉米种植密度研究. 赫明涛,王军,张明. 2008
[3]新白花桃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 黄海,杨修林. 2002
[4]种植密度对糯玉米津鲜糯102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孙扣忠,赫明涛,潘秀华,王军,吉荣龙,张明. 2007
[5]施氮量对大棚茬水稻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 刘建,魏亚凤,徐少安. 2005
[6]密肥组合对强筋小麦'镇麦12号'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李东升,温明星,陈琛,柳聚阁,单延博,曲朝喜. 2019
[7]粤优938在缅甸的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崔必波,李亚芳,耿安红,时丕彪,王军,钱兵,严辉民,蒋银涛,孙扣忠. 2017
[8]地膜覆盖对泰兴香荷芋生长发育及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焦庆清,常亚芸,王全友,秦晓平,谢吉先,吴学文,谢建明,蔡志林. 2014
[9]稻田不同种植模式水稻氮肥施用效应的研究. 刘建,魏亚凤,徐少安. 2005
[10]不同磷肥用量对水稻产量效益、磷肥利用率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张锦滨,王晓云,孟圆,孙玉香,马洪波. 2021
[11]少免耕与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还田对稻茬小麦出苗及产量的影响. 张斯梅,杨四军,顾克军,于建光,张恒敢,许博. 2015
[12]麦棉两熟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与效益分析. 杨长琴,刘瑞显,郭文琦,徐立华. 2011
[13]设施栽培对香沙芋生长、产量构成及商品性的影响. 汪敏,赵永富,张培通,殷剑美,王合叶,徐磊,虞利俊. 2016
[14]不同种植模式棉花产量、种植效益与氮素利用率比较分析. 杨长琴,张国伟,王晓婧,刘瑞显,倪万潮. 2021
[15]不同茬口对大棚芋头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 陈红燕,殷剑美,黄春燕,郭文琦,王立,蒋璐,张培通. 2023
[16]种植密度对泰兴香荷芋生育·产量·效益的影响. 焦庆清,刘燕敏,秦晓平,马小凤,孙玉,谢吉先. 2014
[17]克氏原螯虾套养卡拉白鱼试验. 丁辰龙. 2010
[18]微贮稻草与青贮玉米秸秆饲喂山羊的效果对比. 刘泉,鲁群,花卫华,刘照亭. 2015
[19]种养结合养猪新模式的研究. 王占伟,刘茂军,冯志新,华利忠,谢吉先,邵国青. 2013
[20]提高土地资产运作与管理的科学性. 董建平.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新形势下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
作者:王森;沈昆仑;罗奕秋;颜伟;张瑜;杨娟;王永霞;袁朗
关键词: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共享服务;管理机制;江苏省
-
新形势下青年科技骨干人才培养路径探析——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作者:王森;杨娟;张瑜;王永霞
关键词:农业科研院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路径;人才队伍建设;农业科技人才
-
新时期农业科研院所南繁基地建设的思考-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作者:王森;杨娟;张瑜;王永霞
关键词:农业科研院所;南繁基地;种业;管理制度;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保障体系
-
杂交晚粳组合南粳优293的选育、栽培及制种技术
作者:李余生;黄胜东;杨娟;张亚东;王才林
关键词:杂交粳稻;南粳优293;选育;特征特性;栽培;制种
-
优质粳稻BT型不育系南粳01A的选育
作者:李余生;黄胜东;杨娟;赵庆勇;陈涛;朱镇;赵凌;姚姝;赵春芳;周丽慧;张亚东;王才林
关键词:杂交粳稻;BT型不育系;南粳01A;选育;制繁种技术
-
江苏灌云小芦蒿转向优势产业发展的思考
作者:王超;祁明华;周天豹;马丙四;肖翠萍;郭文琦
关键词:
-
蒋卫杰博士:聚焦生产一线(四十五) 灌云日光温室蒌蒿(芦蒿)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韩冰;祁明华;余宏军;蒋卫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