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灌水量对玉米抽雄-吐丝期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宣伊 1 ; 师晶晶 1 ; 张向前 2 ; 路战远 2 ; 葛国龙 1 ; 杜香玉 3 ; 陈丽荣 3 ; 郝永河 4 ;

作者机构: 1.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3.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鄂尔多斯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灌水量;玉米;光合日变化;光响应曲线;干物质量

期刊名称: 灌溉排水学报

ISSN: 1672-3317

年卷期: 2024 年 43 卷 009 期

页码: 39-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究灌水量对玉米抽雄—吐丝期光合作用能力的影响,明确光合特性指标与玉米干物质积累的相关性。【方法】以2018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试验基地开展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设置315 m3/hm2(W1)、645 m3/hm2(W2)、945 m3/hm2(W3)、1 275 m3/hm2(W4)、1 605 m3/hm2(W5)及雨养处理(W0)共6个灌水量,研究灌水量对玉米光合特性指标与干物质积累量影响,通过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光响应曲线参数,探究不同灌水量下玉米抽雄—吐丝期光合特性指标及其与干物质积累的相关性。【结果】2019年,W3处理叶片SPAD值仅低于W4处理;2020年,W3处理叶片SPAD值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较W4、W2、W1、W5、W0处理分别增加3.96%、5.12%、11.10%、12.64%、19.90%;2019、2020年,W3处理平均日净光合速率均最高;2019年,W3处理茎、叶、穗干质量位于第二位,2020年W3处理除穗干质量外其余指标均高于其他处理;W4、W5处理叶片光合作用与W3处理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全生育期降水量>365 mm时,采用945 m3/hm2的灌水量能有效提高玉米抽雄—吐丝期的光合效率,促进干物质积累,提高玉米产量。

  • 相关文献

[1]缓释氮肥施用量对玉米抽雄-吐丝期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孟天天,刘亚楠,张向前,路战远,陈立宇,李金龙,王伟妮,郝永河. 2024

[2]种植密度对春玉米灌浆期光合特性日变化和光响应曲线及产量的影响. 张向前,白岚方,路战远,郭晓霞,孙峰成,程玉臣,贾凯,王玉芬. 2019

[3]种植密度对夏播油莎豆光合特征及光响应影响的研究初报. 张向前,方静,路战远,赵小庆,任永峰,史功赋,陈立宇,程玉臣,张德健,刘战勇,厉雅华. 2019

[4]耕作方式对冬小麦灌浆期光合性能日变化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张向前,赵秀玲,王钰乔,濮超,保尔江·马合木提,陈阜,张海林. 2017

[5]内蒙古黄土高原区限量补灌对玉米光响应曲线及产量的影响. 白梓辰,高宏艳,李玉义,杜二小,李保成,王艳丽,赵沛义,刘勇,张德全,王伟妮. 2024

[6]不同灌水量对免耕玉米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路战远,张向前,张德建,景振举,姚仲军,程玉臣,张建中,白海,王玉芬. 2012

[7]内蒙古阴山北麓区藜麦生态适应性研究. 任永峰,王志敏,赵沛义,宋洁,栗艳芳,骆红,邓万云. 2016

[8]油莎豆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光合特性变化规律分析. 谢锐,董琦,任永峰,侯智惠,慕宗杰,张向前,路战远,赵小庆. 2021

[9]不同灌水量对大兴安岭东麓东北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德健,路战远,程玉臣,李福,王玉芬,郑海春,王瑞,徐润邑,孟德. 2019

[10]耕作方式和灌水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郑美,且天真,路战远,那顺勿日图,李娟,张向前,程玉臣,张德健. 2022

[11]混合比例对沙蒿和玉米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 薛艳林,殷国梅,赵和平,孙杰,玉柱,白春生. 2010

[12]喷灌玉米氮素养分推荐施肥指标体系的研究. DUAN Yu,段玉,ZHANG Jun. 2014

[13]内蒙古东部四盟市玉米转化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苏二虎,孙峰成,刘志雄. 2003

[14]玉米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的研究现状. 贾利敏,贾利欣. 2003

[15]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质基础分析与育种对策. 冯勇,苏二虎,张来厚,赵瑞霞,刘志雄,孙峰成. 2003

[16]河套灌区豆米双收一膜二用栽培模式初探. 杨文耀,张建中. 2004

[17]通辽地区玉米不同覆膜方式技术效果分析. 李金琴,王宇飞,侯旭光,陈杰辉,薛永杰,李雪峰,胡航. 2015

[18]河套黄灌区内单314玉米高产栽培试验. 杨文耀,郭富国,安玉麟,李荣富,张来厚,刘昌礼,李杰,赵强. 2009

[19]玉米自交系幼胚愈伤组织形成能力的比较评价. 贾利欣,贾利敏,赵瑞霞,牛素清. 2006

[20]玉米氮、磷化肥的增产效果与合理用量研究. 张三粉,狄彩霞,任超,鲍海发,吴杰,武占勇,李秀萍,郎松岩,骆洪,范俭.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