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4种河蓝蛤线粒体COI和16S rRNA基因序列的种间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超 1 ; 刘志鸿 2 ; 杨爱国 2 ; 周丽青 2 ; 吴彪 2 ; 严加坤 1 ; 侯丫 1 ; 董春光 1 ;

作者机构: 1.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2.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河蓝蛤;线粒体;16SrRNA;COI;系统进化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1000-7075

年卷期: 2014 年 35 卷 01 期

页码: 84-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光滑河蓝蛤Potamocorbula laevis、黑龙江河蓝蛤P.amurensis、焦河蓝蛤P.ustulata、红肉河蓝蛤P.rubromuscula4个野生种共40个个体的线粒体COI和16SrRNA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和测序,经过筛选和剪切,得到长度为650bp和450bp的片段。序列分析显示,序列的碱基组成中G+C含量较低,16SrRNA基因种间和种内的变异较低,COI基因片段种内和种间的变异较高。以沙海螂Mya arenaria为外群,用MEGA 4.0软件中的NJ法构建了系统进化树,通过遗传距离和系统进化树可以看出,4种河蓝蛤未能达到不同种之间显著的遗传分化。

  • 相关文献

[1]基于线粒体COI和16S rRNA基因研究3个地理群体黑龙江河蓝蛤的遗传多样性. 孙超,刘志鸿,杨爱国,周丽青,吴彪,严加坤,侯丫,董春光. 2015

[2]光滑河蓝蛤3个野生群体线粒体COI基因遗传多样性研究. 孙超,刘志鸿,杨爱国,周丽青,吴彪,严加坤,侯丫,董春光. 2013

[3]东黄海沙海蜇群体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多态性. 刘敏,程家骅,马凌波,凌建忠,李建生. 2010

[4]我国不同地理群体栉江珧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生分析. 严加坤,杨爱国,周丽青,吴彪,白临建,刘志鸿. 2013

[5]南极鱼类DNA条形码及分子系统进化研究. 赵娜,马春艳,宋炜,冯春雷,王鲁民,张凤英,蒋科技,赵宪勇,马凌波. 2018

[6]浙江三门湾日本蟳群体线粒体16Sr RNA基因序列多态性. 马春艳,马凌波,沈盎绿,徐兆礼,张永,赵云龙. 2009

[7]基于形态特征和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探讨棱鳀属的系统进化. 马春艳,马凌波,倪勇,沈盎绿,张永. 2010

[8]基于16SrRNA部分序列探讨中国近海十三种石首鱼类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 张永,马春艳,马凌波,倪勇,沈盎绿. 2010

[9]鳀科鱼类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结构特征及系统发育信息分析. 张丽丽,程起群. 2012

[10]短吻红舌鳎鱼卵、仔鱼的DNA条形码和形态学鉴定. 周晓梦,郭书新,宋娜,张秀梅. 2017

[11]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及其杂交子代线粒体COI和Cytb基因遗传多样性分析. 于涛,吴彪,杨爱国,周丽青,刘志鸿. 2016

[12]基于种特异性PCR及线粒体基因标记的天津沿海牡蛎物种多样性研究. 黄津伟,张天喆,高燕,吴弘,高雨,闫春财,胡利莎. 2019

[13]基于COI序列的长江中上游鲢6个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沙航,罗相忠,李忠,邹桂伟,梁宏伟. 2018

[14]长江上游中华纹胸鮡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研究. 张力文,田辉伍,陈大庆,刘绍平,段辛斌,汪登强. 2020

[15]基于线粒体16S rRNA和COI序列的江苏启东海域4种贝类遗传多样性分析. 闫永斌,葛玉双,程起群,范瑞良,李楠楠,全为民. 2022

[16]DNA条形码在西藏水系裂腹鱼亚科鱼类鉴定中的研究. 张驰,刘海平,马波,王万良,曾本和,牟振波. 2019

[17]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磷虾目分子系统进化. 谌微,马春艳,冯春雷,王伟,王鲁民,马凌波. 2018

[18]北部湾3种金线鱼属鱼类COI基因序列的比较分析. 董丽娜,黄梓荣,艾红,卢伟华,李希国,李娜娜,李夏,李永振. 2011

[19]基于DNA条形码基因和核基因的美丽小条鳅隐存多样性研究. 高尚,向登高,李跃飞,李捷,陈蔚涛. 2023

[20]基于线粒体COI和D-loop序列的黑龙江流域蛇(鱼句)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胡宗云,杨培民,宋红梅,牟希东.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