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可可毛色二孢拮抗菌的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双龙 1 ; 杨德洁 1 ; 牛晓庆 1 ; 杨福孙 1 ; 覃伟权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海南省院士创新平台/海南省槟榔产业工程研究中心;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关键词: 可可毛色二孢菌;拮抗细菌;鉴定;生物防治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22 年 53 卷 008 期

页码: 2186-21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筛选对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为由可可毛色二孢菌引起的槟榔根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菌种资源及指导.[方法]以海南发病槟榔园健康槟榔根组织及根际土壤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匀浆法和平板稀释梯度培养法分别分离槟榔根内生细菌及根际土壤中的细菌,应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可可毛色二孢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通过平板对峙法测定拮抗菌株菌液对3种槟榔根部病害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奇异根串珠霉菌(Thielaviopsis paradoxa)和可可毛色二孢菌的抑制作用;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拮抗菌株进行鉴定;采用盆栽试验初步验证拮抗菌株对由可可毛色二孢菌引起的槟榔根腐病的防治效果;采用单因素变化试验等筛选拮抗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结果]经平板对峙法筛选出5株拮抗作用较强的菌株,其中菌株wrj-2-5的抑菌率最高,为74.07%;菌株wrj-2-5菌液对可可毛色二孢菌、尖刀镰刀菌和奇异根串珠霉菌菌丝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均在70.00%以上.综合菌株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DNA分析结果,将菌株wrj-2-5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wrj-2-5对可可毛色二孢菌引起的槟榔根腐病具有较好的防病作用,对照组发病率为60.00%,试验组长势正常未发病.拮抗菌wrj-2-5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酵母浸粉1.5 g、葡萄糖1.5 g、MgSO4·7H2O 0.2 g、水100 mL;最佳发酵条件为转速240 r/min、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36 h、初始培养基pH 6、初始接种量8%.[结论]菌株wrj-2-5为铜绿假单胞菌,其对可可毛色二孢菌、尖孢镰刀菌和奇异根串珠霉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由可可毛色二孢菌引起的槟榔根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研制槟榔根腐病生防菌剂的候选菌株资源.

  • 相关文献

[1]油茶叶斑病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刘小玉,余凤玉,付登强,杨伟波,贾效成,陈良秋. 2019

[2]一种新的槟榔根腐病病原菌鉴定. 杨德洁,余凤玉,牛晓庆,宋薇薇,唐庆华,覃伟权. 2021

[3]一株植物病原拮抗细菌的分离筛选及拮抗物质. 陈志杰,谢江辉,陈宇丰,周登博,高祝芬,戚春林. 2018

[4]生防菌株铜绿假单胞菌和粪产碱菌对奇异根串珠霉菌的防效测定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刘双龙,余凤玉,宋薇薇,杨德洁,牛晓庆. 2023

[5]1株香蕉枯萎病菌拮抗菌鉴定及抑菌效果. 黄霄,周登博,张锡炎,陈波,高祝芬,谭昕,刘小玉,王梦颖,胡一凤. 2013

[6]几种重要水果采后病害拮抗细菌的筛选与初步鉴定. 代鹏,徐雪莲,林开春. 2011

[7]生防菌株HJX1的鉴定和抑菌谱的测定. 赵更峰,邱逸敏,张云霞,熊国如. 2014

[8]一株拮抗胡椒瘟病菌的生防菌S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桑利伟,刘爱勤,孙世伟,高圣风,苟亚峰. 2015

[9]番荔枝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生防真菌的筛选. 詹儒林,雷新涛,何衍彪,赵艳龙. 2005

[10]海南椰心叶甲病原菌金龟子绿僵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防潜力(英文). 詹儒林,覃伟权,宋妍,张世清,H H HO,许天委,黄俊生. 2007

[11]两株香蕉枯萎病拮抗菌在香蕉体内的定殖. 汪腾,段雅婕,刘兵团,郭刚,周登博,谭昕,张锡炎,黄绵佳. 2011

[12]香蕉内生拮抗细菌KKWB-5的几丁质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与复性研究. 夏启玉,顾文亮,卢娟,张欣,卢雪花,王宇光. 2013

[13]辣椒采后灰霉病拮抗细菌的分离及生防效果. 谷会,朱世江,詹儒林,谢江辉. 2011

[14]辣椒采后软腐病拮抗细菌的分离及生防效果. 谷会,朱世江,詹儒林. 2012

[15]木薯单爪螨发生与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李静,陈秀龙,李志阳,郑丽,何时雨,高磊,马帅鹏,覃新导. 2013

[16]荔枝霜霉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徐迟默,谢龙莲,曾筱芬,温衍生. 2015

[17]火龙果溃疡病原菌拮抗菌株的筛选与生物防治效果初探. 张振华,林江,王文雅,许畅,杨开样,何世伟. 2019

[18]六斑月瓢虫对黄胸蓟马若虫的室内捕食作用研究. 李善光,付步礼,邱海燕,杨石有,马晓彤,周世豪,唐良德,张方平,刘奎. 2020

[19]1株对辣椒疫霉具高抑菌活性放线菌WZ60的田间防治试验. 周成萍,曾会才. 2008

[20]两株抗香蕉枯萎病生防菌的筛选与生防效应研究. 戴青冬,汪军,邢益范,陈平亚,毛超,王飞燕,黄俊生.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