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山西典型焦化场地特征污染物在非饱和带迁移规律及影响因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戎艳青 1 ; 王林芳 2 ; 党晋华 3 ;

作者机构: 1.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2.山西省生态环境监测和应急保障中心(山西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3.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

关键词: 焦化场地;非饱和带;迁移;土水介质

期刊名称: 环境化学

ISSN: 0254-6108

年卷期: 2023 年 42 卷 012 期

页码: 4278-42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山西某焦化场地为研究对象,以该场地污染最严重的苯和萘作为焦化行业特征污染物的代表,结合山西不同地区土壤含水量差异明显、年降雨量波动幅度大以及该场地存在碱性废水和酸性废液的无意倾倒导致土壤pH超标严重的特点.通过柱试验研究特征污染物苯、萘在非饱和带迁移规律及其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土水分离实验揭示多要素作用下特征污染物苯萘在土水介质中迁移特征.柱实验结果表明,苯在重力和淋洗作用下,不断向深层土壤扩散和迁移,越过渗透性差的粉土层,到达更深层的土层;而萘只有少部分不断向深层土壤扩散和迁移,大部分富集表层.降低土壤初始含水量会降低苯和萘在非饱和带迁移速率但是会促进迁移总量,并且增大降雨量、升高或降低淋滤液pH值会增强苯和萘向下迁移能力;降雨量、淋滤液pH值、土壤初始含水量都会影响非饱和带对苯和萘截留能力,其中土壤初始含水量影响最大,降雨量次之,淋滤液pH值最小;在相同环境因素下,与苯和萘残留量分布相关性最强的变量为采样深度,并且苯和萘残留量分布与采样深度相关系数值会随着环境因素的改变产生显著变化.土水分离实验结果表明淋滤液pH值是苯在土水介质中迁移的最大影响变量,影响萘在土水介质中迁移最大变量为降雨量.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