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伟 1 ; 张兴 2 ; 孙海燕 2 ; 邓渊钰 2 ; 张爱香 2 ; 马东方 2 ; 陈怀谷 3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长江大学农学院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长江大学农学院
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长江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禾谷丝核菌;群体遗传学;微卫星
期刊名称: 植物病理学报
ISSN: 0412-0914
年卷期: 2017 年 04 期
页码: 487-49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群体遗传学研究对于了解病原菌的流行、变异及进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到目前为止,对小麦纹枯病菌禾谷丝核菌群体遗传结构的了解并不深入,缺乏有效的SSR标记是主要原因。本研究根据禾谷丝核菌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微卫星位点搜索并设计SSR引物,通过电泳筛选和测序验证,最终筛选出12个多态性较好且稳定可靠的SSR标记。利用这些标记对收集自我国安徽、江苏、河南三省的23个禾谷丝核菌菌株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发现禾谷丝核菌基因组中长片段微卫星位点较少。12对引物扩增出的等位基因数平均为6.1个,期望杂合度平均为0.651,观测杂合度平均为0.508,表明这些标记具有较高的多态性,能够满足禾谷丝核菌群体遗传学研究需要。本研究为进一步进行禾谷丝核菌的多样性、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及进化学研究提供了有效工具。
- 相关文献
[1]不同地区小麦纹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种类鉴定研究. 陈健华,邢锦城,张茸茸,张旭,陈怀谷,马鸿翔. 2010
[2]应用real-time PCR对土壤中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进行鉴定和定量检测. 郭英鹏,李伟,孙海燕,于汉寿,陈怀谷. 2011
[3]核盘菌和灰葡萄孢基因组中的简单重复序列分析. 李伟,陈怀谷,李伟,张爱香,陈丽华,姜伟丽. 2007
[4]江苏大麦纹枯病菌酯酶同工酶的测定. 赵桂东,李清铣. 1993
[5]江苏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 Vander Hoeven)CAG_1群菌株的特性和致病力分化. 潘以楼,吴汉章. 1992
[6]小麦纹枯病菌中的dsRNA及其与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 张涛,杜文珍,张春燕,陈莹,于汉寿,李伟,陈怀谷. 2015
[7]禾谷丝核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及遗传转化体系的探索. 任向荣,李伟,孙海燕,陈怀谷,于汉寿. 2013
[8]禾谷丝核菌的次生代谢产物. 陈怀谷,王裕中,陈利锋,史建荣. 2001
[9]小麦茎基部土传真菌病害的分子诊断. 杨慧勇,王兵,李飞凤,史建荣,宋玉立,杨崇良. 2008
[10]禾谷丝核菌胞外产物对小麦抗病性的诱导作用. 陈怀谷,陈利锋,王裕中,林玲,史建荣. 2002
[11]实时定量PCR法预测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基因组大小. 张春燕,李伟,孙海燕,邓渊钰,张爱香. 2014
[12]栽培因子对小麦纹枯病的综合效应及高产控病技术研究. 孙爱根. 2002
[13]蚜粉克星防治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研究初报. 赵桂东,李茹,周玉梅,朱海波. 2000
[14]小麦纹枯病发生流行动态的模糊聚类分析. 陆长婴,季明东,刘文娟,韩梅. 2000
[15]乙膦铝农药废液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效果及施用技术. 汪智渊,杨红福. 2004
[16]江苏免少耕麦田纹枯病发生规律研究. 陈厚德,王彰明,刘荆,游树立,陈良根,王振华,徐桂庆. 1993
[17]小麦抗纹枯病种质资源筛选. 任丽娟,陈佩度,陈怀谷,马鸿翔. 2010
[18]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纹枯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陈香华,赵桂东,李茹,熊战之,郭小山,王宏宝,付佑胜,周长勇,刘伟中. 2012
[19]噻呋酰胺等杀菌剂防治小麦纹枯病田间试验. 孙春来,陈怀谷,吉用铨,陆晓峰,贲秀兰. 2012
[20]戊唑醇种子处理剂防治小麦纹枯病应用技术研究. 孙爱根.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GF-1卫星影像数据融合的冬小麦田空间信息提取
作者:韩振强;毛星;李卫国;李伟;马廷淮;张宏;刘力源
关键词:冬小麦;多光谱指标;高标准麦田;决策树分类;空间信息提取
-
基于HJ-1星和GF-1号影像融合特征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
作者:张宏;李卫国;张晓东;卢必慧;张琤琤;李伟;马廷淮
关键词:HJ-1/CCD卫星影像;GF-1/PMS卫星影像;冬小麦种植面积;特征提取;影像融合;面向对象分类
-
苏翠1号梨采用砧木嫁接建园与成品嫁接苗建园早期效果对比
作者:李伟;杨青松;李晓刚;王中华
关键词:苏翠1号;砧木苗建园;主干形
-
基于转录组分析的禾谷镰孢菌对SDHIs杀菌剂的胁迫响应机制
作者:李新蕾;朱孟坤;李伟;曹淑琳;邓清超;方守国;陈怀谷;孙海燕
关键词:禾谷镰孢菌;琥珀酸脱氢酶杀菌剂;线粒体电子传递链;转录组分析
-
假禾谷镰孢毒素化学型快速鉴定及在分析黄淮麦区分离物中的应用
作者:邓渊钰;刘振国;陈琛;孙海燕;曹淑琳;李伟;陈怀谷
关键词:小麦茎基腐病;假禾谷镰孢;毒素化学型;特异性引物;3-ADON;15-ADON;NIV
-
基于GF-6/WFV卫星遥感的大田冬小麦叶片氮素含量估测
作者:姚永胜;任妮;李卫国;李伟;马廷淮;张宏;董建宾
关键词:冬小麦;GF-6/WFV卫星遥感;神经网络;叶片氮素含量;估测模型
-
界面结构对叶黄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生物可及性及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徐亚元;李新甜;戴竹青;张钟元;冯蕾;李大婧;聂梅梅;张国栋;张兴
关键词:叶黄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界面结构;生物可及性;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