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中国南瓜MLO基因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可 1 ; 金辉 1 ; 陈卓 1 ; 赵明明 2 ; 胡新燕 2 ; 李卫华 2 ; 陈晓光 2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2.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南瓜;MLO基因;生物信息学;白粉病;抗性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32-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MLO蛋白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蛋白家族,其部分成员是植物感染白粉病的必要因子,其功能的缺失突变可诱导植物对白粉病病菌产生广谱且持久的抗性。为了揭示中国南瓜MLO基因的结构特点、系统发育关系及其功能特点,以已知的中国南瓜基因组信息为基础,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中国南瓜的MLO基因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南瓜基因组中含有20个MLO(CmoMLO)基因,分布在14条染色体上。中国南瓜CmoMLO基因大小从2 965 bp到9 967 bp不等,这些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长度从324到1 264个不等。对应的等电点为6.26~9.63,分子权重为36 403.18~140 267.57 ku,外显子个数为6~22个。20个CmoMLO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含有2~8个不等的跨膜区。系统进化分析显示,20个中国南瓜CmoMLO蛋白被分为6个分枝,其中CmoMLO4、CmoMLO8、CmoMLO13、CmoMLO18、CmoMLO19这5个被划分到第Ⅴ分支。通过抗感材料接种后不同时期取样,分析位于第Ⅴ分枝的MLO基因的表达量差异,结果表明,CmoMLO4、CmoMLO13和CmoMLO19可能是参与白粉病病菌侵染中国南瓜的重要相关基因,且接种后24 h是MLO基因参与白粉病侵染的关键时期。本研究结果可为后期中国南瓜抗白粉病材料的创制与挖掘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黄瓜MLO型基因家族成员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夏礼如,钱春桃. 2013

[2]草莓品种(系)白粉病田间抗性鉴定. 关玲,赵密珍,王庆莲,于红梅,袁华招. 2018

[3]避雨栽培条件下葡萄种质白粉病的抗性鉴定. 钱亚明,王博,王西成,王壮伟,闫莉春,王苏琴,吴伟民. 2021

[4]中国南瓜蔗糖转化酶(INV)基因的鉴定及进化和表达分析. 裴徐梨,胡文婷,荆赞革,焦鹏,朱丽瑞,宋立晓,严继勇. 2022

[5]蚜粉克星防治小麦穗蚜兼治白粉病的试验. 赵桂东,李茹,周玉梅,朱海波. 2000

[6]多菌灵和三唑酮混配对小麦病害的协同杀菌作用. 陆长婴,季明东,李沛元,徐润成,陈茂林. 2000

[7]淮安地区小麦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陈香华,汪立新,熊战之,付佑胜,赵桂东,李茹,郭小山,刘伟中,周长勇,王宏宝. 2011

[8]草莓无害化栽培主要病害防治技术探讨. 霍恒志,糜林,李金凤,万春雁,陈雪平. 2013

[9]30%多·酮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及白粉病田间试验. 姬勇,陈太虎,付佑胜. 2008

[10]不同黄瓜品种对枯萎病、白粉病及霜霉病的抗性鉴定. 宋英,张国芹,刘凤军. 2012

[11]引进美国大麦种质材料的白粉病抗性鉴定. 栾海业,陈健,沈会权,陶红,乔海龙,臧慧,陈和. 2014

[12]11%氰·唑酮乳油兼治小麦蚜虫和白粉病药效试验. 赵桂东. 2010

[13]氯化胆碱诱导黄瓜抗白粉病机理研究. 陈夕军,沈世炜,陈银凤,张青,张家豪,张孝然,黄奔立. 2013

[14]11%氰·唑酮EC对小麦穗蚜及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李茹,赵桂东,郭小山,汪立新. 2008

[15]不同薄皮甜瓜种质白粉病抗性研究. 王康,闫洪朗,何林池,魏小云,邢建美. 2015

[16]抗白粉病黄瓜品种的叶片组织结构及其生理生化. 陈夕军,朱键鑫,陈羽,张青,张家豪,张孝然,黄奔立. 2015

[17]4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张凯,曹凯歌,刘伟中,赵桂东,付佑胜. 2019

[18]海南6个苦瓜品种对白粉病抗性的鉴定. 周洋,蓝国兵,佘小漫,于琳,周冬梅,金宝红,何自福. 2020

[19]基于HJ卫星的冬小麦白粉病监测研究. 庄东英,殷敏,耿安红,李卫国,崔必波. 2023

[20]西瓜品种及材料对3种真菌病害的抗性评价. 白甜,黄大跃,刘欣,张兴平,利继东,徐兵划,顾妍,刘璐,张雪莲,谢芸霞,黄雅娴,孙玉东.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