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灌溉模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秋菊 1 ; 李明贤 1 ; 赵宏亮 1 ; 迟力勇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科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关键词: 灌溉;微生物;数量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08 年 24 卷 09 期

页码: 114-1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单因素重复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模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模式,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不同,淹水条件下厌气性细菌数量高于其他灌溉模式的数量,好气性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以及稻田土壤微生物总量以浅、湿、干间歇灌溉的最高,原因是由于该灌溉模式的土壤湿度适于微生物的生长。

  • 相关文献

[1]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微型薯数量及产量的影响. 郝智勇. 2017

[2]大棚辣椒和小白菜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研究. 刘洋. 2009

[3]苏达盐渍土种稻“浅晒浅湿”型节水灌溉栽培技术. 曹丽萍. 2005

[4]东北三省水稻干湿交替灌溉模式适宜性分区. 王晓煜,杨晓光,Tao Li,张天一,刘涛,项洪涛,孙翌晨,刘志娟. 2018

[5]黑龙江西部地区水稻综合节水技术研究. 徐莹莹,刘玉涛,王宇先,高盼,杨慧莹,王俊河,于海林. 2019

[6]土层置换对土壤微生物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Meng Qing-ying,孟庆英,Jia Hui-bin,贾会彬,Yu Zhong-he. 2012

[7]微波消毒设施土壤试验研究. 盖志武,周艳玲,王柏林,李德斌,郭晓刚,魏兴东. 2007

[8]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大豆根际微生物区系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张红骥,孙彬,裴占江,高亚冰,唐永庆,于德才,刘杰. 2010

[9]不同土壤环境条件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特征研究. 王秋菊,赵宏亮,江海,王萍,张毓,黄莹. 2011

[10]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及农艺对策研究——重迎茬大豆的根际微生物. 何志鸿,许艳丽,刘忠堂,韩晓增,何雪莹. 2012

[11]作物-土壤氮循环对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响应的研究进展. 张锦源,李彦生,于镇华,谢志煌,刘俊杰,王光华,刘晓冰,吴俊江,Stephen J Herbtert,金剑. 2021

[12]浅论酚酸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薛成玉,吴凤芝,王洪成,李军. 2005

[13]多肽活性有机肥的研制与应用效果研究. 宋清晖,孙守荣,刘颖. 2014

[14]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连作区玉米土壤微生物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张婉婷,金成功,张欢,姜佰文,周宝库,谢晓伟,郭婷. 2016

[15]宏基因组学在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苗艳,朱庆贺,陈亮,兰世捷,于辰龙,张蕾,李丹,张红,钟鹏,张备,田秋丰,黄宝银. 2023

[16]野生大豆根际微生物的分离及其缓解大豆连作障碍的研究. 刘昭军,王德国,李铁,刘丽艳,雷勃钧,李柱刚. 2007

[17]草甘膦农药在土壤中残留研究进展. 徐晶,王迎迎,蒲国锋,张海霞,杨静,曲婷婷. 2017

[18]益生菌对蔬菜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刘思宇,刘剑辉,李岩,贾云鹤,曲红云,蒋欣梅. 2014

[19]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微贮发酵大豆秸秆过程中pH和微生物的变化. 白长胜. 2022

[20]生物炭对大豆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谷思玉,李欣洁,魏丹,李玉梅,金梁,赵富阳,郭文义,徐猛,赵赛东.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