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豆科和非固氮植物氮磷利用效率的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彭昀月 1 ; 彭慧元 1 ; 韩文轩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市有机农业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氮;磷;积累量;固氮植物;生长阶段;生长速率;养分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7-4333

年卷期: 2017 年 22 卷 06 期

页码: 48-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深入理解物种养分利用策略,服务于农作物的施肥管理,选择固氮植物大豆及非固氮植物苋菜和稗草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另一试验的苜蓿作为豆科植物的补充材料,利用温室施肥试验研究了固氮和非固氮植物氮(N)、磷(P)元素积累量与生长速率的关系以及NUE的差异。结果表明:豆科植物氮素利用效率在整个生育期显著低于非豆科植物;豆科植物苗期磷素利用效率高于其后几个时期。固氮植物中氮磷积累量每增加一倍对应的总生长速率平均增加0.5~0.7倍(大豆N:0.69,P:0.54;苜蓿N:0.52,P:0.53),显著低于非固氮植物总生长速率2~3倍的增加量(苋菜N:2.75,P:2.23;稗草N:2.87,P:2.10)。4种植物氮磷NUE的差异,体现了固氮与非固氮植物在其生活史中不同的养分利用和分配方式,及不同的环境养分适应策略,但差异背后的生理机制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此外,若要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应在豆科植物生长初期少施氮肥,增施磷肥。

  • 相关文献

[1]马铃薯“3414”施肥的效果. 张熙,石金芝,石乔龙. 2009

[2]氮磷钾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何天久,李其义,吴巧玉,吕树明,雷尊国,夏锦慧. 2014

[3]早熟黄瓜优化施肥数学模型研究. 彭志良,赵泽英,王海,李裕荣,李莉婕,胡明文. 2007

[4]氮磷钾配施对杂交玉米新品种黔单21产量的影响. 陈林,朱青,陈正刚,李剑. 2009

[5]夏秋反季节莴苣的营养吸收规律初探. 刘毅,李桂莲,文林宏,王天文,钱晓刚. 2006

[6]马铃薯“大西洋”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营养特征研究. 夏锦慧. 2009

[7]夏秋反季节花椰菜营养吸收规律探讨. 邓禄军,王天文,李桂莲,文林宏,钱晓刚. 2006

[8]白花前胡不同生育期植株大中量元素含量的变化. 赵欢,李剑,魏善元,杨仁德,杜慕云,陈旭. 2016

[9]花溪辣椒测土配方施肥试验. 赵明镜,陈丹萍,尹华,李剑,范成武. 2007

[10]贵州茶园土壤氮、磷流失的危害及其防控. 胡伊然,周雪,莫雪,刘慧龙,易维洁,张钦. 2015

[11]还原态硫对水稻干物质累积和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林海波,朱青,陈正刚,张钦,崔宏浩. 2015

[12]氮、磷节约高产型水稻品种筛选. 李敏,付敬锋,贾朝羡,姬广梅,周维佳,罗德强,江学海. 2020

[13]农田氮磷养分流失阻控技术研究进展. 朱华清,张雅蓉,李渝,杨叶华,聂云,刘彦伶,黄兴成,蒋太明. 2022

[14]不同浓度氮、磷、钾对水培芹菜生长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陈晨,贾丽丽,陈雪琼,陈月珍,冯顾城,束胜,谢秀明,陶建平,谭国飞,王雅慧,熊爱生. 2022

[15]土壤镉污染对马铃薯块茎氮·磷·钾·镉含量及积累量的影响. 邓禄军,夏锦慧,张亚莉,雷尊国,卢扬. 2013

[16]土壤铅污染对马铃薯块茎氮、磷、钾、铅吸收与积累的影响. 邓禄军,夏锦慧,张亚莉,雷尊国,卢扬. 2013

[17]不同养分配比对糯高粱物质生产及氮磷钾利用效率的影响. 高杰,李青风,彭秋,焦晓燕,王劲松. 2018

[18]辣椒疫霉菌拮抗木霉菌株的分离与初步筛选. 张爱民,韩世玉,杨红,蓬桂华,邢丹. 2014

[19]九个苎麻品种在渝西地区的适应性和营养成分的初步研究. 赵展展,吴佳海,李星,陈强,谢晓萍,李常燕,吕巧,刘美君,罗登,曾兵. 2018

[20]水热条件对辣椒生长速率的影响. 于飞,侯双双,何建文,刘宇鹏,陈芳.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