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广西钦洲湾养殖牡蛎线粒体16SrRNA基因片段序列变异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苏天凤 1 ; 江世贵 1 ; 朱彩艳 1 ; 周发林 1 ; 陈丕茂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牡蛎;线粒体DNA;16SrRNA基因;种群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05 年 12 卷 01 期

页码: 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PCR技术对广西钦洲湾水域的养殖牡蛎(传统上被认为是近江牡蛎CrassotreaariakensisFujita)群体26个个体的线粒体DNA16SrRNA基因片段序列进行扩增,获得了大约500bp的扩增产物。PCR产物经纯化后进行序列测定,经同源排序,得到415bp可供分析的核苷酸片段。26个个体中共检测到18个变异位点,包括1个碱基插入/缺失、11个转换位点及6个颠换位点。共有6种单倍型,这6种单倍型又分为2大类单倍型。运用MEGA软件计算出不同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并构建了UPGMA和NJ系统树。26个个体聚成明显的2支,一支有19个个体,占73 08%;另一支有7个个体,占26 92%;2支间序列差异为3 54%。据此得出结论:钦洲湾养殖牡蛎应存在两大种群或是2个亚种,其差异是否到了种间的分界限,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 相关文献

[1]养殖牡蛎体内检出坎氏弧菌的鉴定. 沈晓盛,蔡友琼,房文红,顾润润,高丹枫,郑国兴. 2005

[2]钦州湾牡蛎线粒体16 S rRNA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分析. 蒋伟明,陈秀荔,赵永贞,陈晓汉,江世贵,李咏梅. 2008

[3]尼罗非鲫和奥利亚非鲫线粒体DNA遗传差异的研究. 曹萤,夏德全. 1997

[4]尼罗非鲫和奥利亚非卿线粒体DNA遗传差异的研究. 曹萤,夏德全. 1997

[5]莱州湾浮游植物种群动态的研究. 王俊. 2000

[6]饲料添加杜仲皮水提物对虹鳟生长、肠道组织学及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李礼,姜海波,姜志强,黎明,文明,姚丽,王常安,邵俭,袁国尚. 2020

[7]大口黑鲈烂身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特性分析. 刘春,李凯彬,王庆,马必勇,卞荣玲,王芳,吴淑勤. 2011

[8]对虾病原菌2-5B菌株16SrRNA基因片段的克隆和序列测定. 叶军,孔杰,刘萍,张岩,杨丛海,徐怀恕. 1997

[9]斜带石斑鱼3种致病性弧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李宁求,白俊杰,吴淑勤,劳海华,石存斌,潘厚军,叶星,简清. 2005

[10]大黄鱼溃烂症的一种致病菌——奇异变形杆菌ZXS02菌株. 张庆华,熊清明,肖琳琳,杨灏,杨先乐. 2005

[11]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病原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的表型与分子鉴定. 邴旭文,阎斌伦,张晓君,秦蕾,毕可然. 2009

[12]地图鱼迟钝爱德华氏菌病病原菌的鉴定及毒力基因的检测. 赵飞,邹为民,谭爱萍,罗理,姜兰,陆小萏. 2007

[13]基于16SrRNA序列探讨龟鳖类的遗传分化和系统发生. 郑将臣,万全,程起群,赵金良. 2011

[14]异育银鲫病原温和气单胞菌表型及分子鉴定与溶血素基因检测. 张晓君,阎斌伦,邴旭文,秦蕾,秦国民. 2010

[15]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病原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分子鉴定及耐药性研究. 姚东瑞,邴旭文,朱明,毕可然,陈丽,张晓君. 2010

[16]2种东风螺线粒体基因序列多态性研究. 苏天凤,黄建华,吴进锋,江世贵. 2007

[17]我国主要养殖罗非鱼的16S rRNA序列特征分析. 郭奕惠,黄桂菊,喻达辉,李莉好,符云,叶卫. 2007

[18]中华鳖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与特性分析. 谭爱萍,赵飞,姜兰,罗理,王伟利,彭华林,陈永乐,邹为民. 2011

[19]牡蛎中副溶血弧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 林强,李宁求,付小哲,刘礼辉,石存斌,吴淑勤. 2010

[20]红海湾浅海滩涂牡蛎养殖模式的研究. 张汉华,梁超愉,吴进锋,邱丽华,王江勇.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