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北美大豆种质资源农艺综合性状鉴定与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明雪 1 ; 孙旭红 1 ; 张勇 1 ; 王磊 1 ; 杨兴勇 1 ; 庞泽 1 ; 宋继玲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

关键词: 大豆;种质资源;产量;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4 年 10 期

页码: 69-7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饲料和油脂来源,提升大豆产量满足市场需求是我国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由于多年来杂交亲本利用主栽品种等倾向性习惯导致遗传背景变窄,单产提升缓慢,因此拓宽我国亲本遗传背景,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中国、乌拉圭政府间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引进60份北美大豆种质资源,对其花色、结荚习性、叶型、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百粒重、小区产量等农艺性状进行鉴定,使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等分析方法对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筛选出9份性状优异的资源可以作为亲本进行杂交组配,和WDD00572、WDD01596、WDD03026、WDD00504共4份综合性状优良、熟期适宜、产量较高的资源。这13份优质大豆资源优化了我国大豆遗传背景,丰富了我国种质资源类型,通过累加优异等位基因的手段,可提升我国大豆综合性状,为我国大豆育种提供优质的植物材料。

  • 相关文献

[1]不同基因型大豆花荚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王燕平,任海祥,孙晓环,白艳凤,宗春美,齐玉鑫,王晓梅,侯国强,徐德海. 2015

[2]早熟大豆种质资源萌发期耐旱性评价. 李健平,谢路,韩德志,谷勇哲,邳植. 2022

[3]黑龙江省不同地区大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表现及相关性. 王强,孟宪欣,郭怡璠,尹振功. 2018

[4]黑龙江省北部大豆主栽品种产量性状主成分分析. 李灿东. 2020

[5]不同密度和栽培方式对大豆品种黑河5O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 谭娟,吕晓丽,蔡鑫鑫,王舒. 2013

[6]掐尖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囡囡,于忠和,宋英博,朱宝国,刘忠堂,陈庆山,胡国华,孟庆英. 2010

[7]不同耕作模式对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邵珊珊,石绍河,陈维元,付亚书,姜世波,曲梦楠,陈琦. 2018

[8]黑河地区灾后补种大豆品种筛选试验. 吴俊彦,于晓光. 2014

[9]高纬寒地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蔡鑫鑫,谭娟,吕晓丽,王舒,张崎峰. 2019

[10]不同施肥对掐尖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囡囡. 2010

[11]秸秆还田技术对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王囡囡,张春峰,贾会彬,于忠和,朱宝国,孟庆英,宋英博,李于. 2014

[12]不同施肥模式对坡耕地土壤物理性状、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孟祥海. 2013

[13]迟播对早熟大豆产量、品质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董全中. 2008

[14]平作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魏然,李阳,СелиховаОльга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张武,于晓光,吴俊彦,崔杰印,位昕禹. 2024

[15]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混施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朱宝国,张春峰,于忠和,贾会彬,郭泰,孟庆英,王囡囡,马晓明. 2012

[16]中微肥对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朱宝国,朱凤莉,张春峰,孟庆英,王囡囡,贾会彬,于忠和,匡恩俊. 2014

[17]不同水肥措施对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申晓慧,姜成,冯鹏,张华,李增杰,郑海燕,王强,王洪刚. 2014

[18]不同密度和栽培方式对大豆品种黑河50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 谭娟,吕晓丽,蔡鑫鑫,王舒. 2013

[19]谷子育成品种萌芽期耐冷性综合评价. 闫锋,董扬,李清泉,赵富阳,侯晓敏,刘洋,李青超,赵蕾,范国权,刘凯. 2024

[20]高光效糜子品种鉴定筛选. 闫锋.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