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芳芳 1 ; 韩亚倩 1 ; 周苏玫 1 ; 杜西河 1 ; 宋淼 1 ; 张洁梅 1 ; 黄源 1 ; 胡乃月 1 ; 臧贺藏 2 ; 杨习文 1 ;
作者机构: 1.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小麦;施氮量;氮积累量;锌积累量;氮吸收转移;锌吸收转移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12-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商麦156(豫审麦201501)、百农418(豫审麦2015014)、百农207(国审麦2013010)和开麦21(豫审麦2011017)4个小麦品种为材料,探讨2019—2021年施氮量[0(N1)、135(N2)、270 kg/hm~2(N3)]对小麦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器官氮锌吸收、积累与分配的影响,揭示不同施氮量下小麦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器官的氮锌积累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麦地上部氮积累量表现为开花期前叶最高;地上部锌积累量表现为拔节期前叶最高,开花期茎最高;地上部氮、锌积累量在灌浆期、成熟期均为穗部籽粒最高;根氮积累量在返青期前集中于初生根,返青期后逐渐转入次生根;根锌积累量在冬前期前集中于初生根,冬前期后逐渐转入次生根;不同器官在不同生育时期对氮锌的吸收具有协同效应;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器官中氮锌积累量。N1、N2、N3处理不同营养器官对籽粒氮的贡献率之和分别为84.32%、77.36%、91.32%,穗上、中、下部籽粒通过再分配获得的锌分别占穗上、中、下部籽粒总锌吸收量的35.68%、32.87%、34.50%。在施氮量小于270 kg/hm2时,生育前中期氮锌积累量主要集中于根、叶、茎、颖壳等器官中,生育后期通过再分配转移到籽粒中;增施氮肥可显著增加小麦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器官氮锌积累量;籽粒通过再分配获得的氮、锌分别占84.02%、33.94%。籽粒氮主要来自营养器官的再分配,氮的可移动性较强;锌的可移动性较弱,增加氮肥施用量可增加不同营养器官对穗上、中、下部籽粒锌的再分配,且再分配转移到穗中部籽粒的锌小于穗上部和穗下部籽粒。
- 相关文献
[1]基于SPOT-5影像的冬小麦拔节期生物量及氮积累量监测. 王备战,冯晓,温暖,郑涛,杨武德. 2012
[2]不同施氮量和鸡粪对棉花氮、磷、钾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谢德意,房卫平,李伶俐,马宗斌,杜远仿,张东林. 2010
[3]施氮量对超级稻产量和一些生理性状的影响. 付景,王志琴,袁莉民,王学明,杨建昌. 2014
[4]新型氮肥及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岳克,马雪,宋晓,郭斗斗,张珂珂,黄绍敏,岳艳军,姚健,张水清. 2018
[5]施氮量对黑芝麻冠层结构、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李春明,裴新涌,张海洋,高桐梅,李丰,王龙,卫双玲. 2021
[6]施氮量对不同种植密度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美微,刘京宝,乔江方,李川,黄璐,张盼盼,赵霞,李萍. 2020
[7]新型氮肥对潮土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岳克,钟雯瑾,宋晓,张珂珂,郭斗斗,黄绍敏,杨自超,张水清. 2020
[8]施氮量对花生产质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司贤宗,张翔,毛家伟,李亮,李国平,余辉. 2016
[9]深松配施氮肥对土壤微生物含量及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常青,周生,吴中凯. 2024
[10]施氮量对不同花生品种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张翔,张新友,张玉亭,毛家伟,李刘杰. 2011
[11]施氮量对直播稻郑旱10号群体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付景,王生轩,尹海庆,王付华,王越涛,陈献功,王亚,杨文博,白涛. 2017
[12]施氮量对潮土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氮磷淋溶的影响. 骆晓声,寇长林,王小非,李太魁,王洪媛. 2021
[13]施氮量对不同夏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乔江方,何佳雯,侯传伟,张美微,杨铭波,韩琳琳,张盼盼,李川,牛军,郭涵潇,穆蔚林. 2024
[14]施氮量对浓香型烤烟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孟智勇,曹晓涛,张东峰,胡占军. 2013
[15]干湿交替灌溉耦合施氮量对水稻籽粒灌浆生理和根系生理的影响. 付景,王亚,杨文博,王越涛,李本银,王付华,王生轩,白涛,尹海庆. 2023
[16]干湿交替灌溉和施氮量对粳稻光合特性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付景,马梦娟,张骐飞,段居琦,王越涛,王付华,王生轩,白涛,尹海庆,王亚. 2024
[17]施氮量对抗虫棉Bt蛋白表达和降解的影响. 张顺,陈刚,房卫平,马宗斌,谢德意,李伶俐,朱伟. 2011
[18]施氮量对黑芝麻氮代谢特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龙,李春明,张海洋,高桐梅,李丰,卫双玲. 2022
[19]豫东烟区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毛家伟,刘建波,司贤宗,张绵中,任庆成. 2016
[20]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芝麻光合速率、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李丰,高桐梅,苏小雨,魏利斌,王东勇,田媛,李同科,杨自豪,卫双玲.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Lab颜色空间的小麦成熟度监测模型研究
作者:赵巧丽;臧贺藏;李国强;张杰;王猛;赵威;郑国清
关键词:无人机;小麦;成熟度;监测;RGB影像;多光谱影像
-
基于灰色关联度、DTOPSIS与灰色局势决策法的谷子品种综合评价
作者:宋慧;郭岩;邢璐;李龙;臧贺藏;李国强;王素英;郑国清
关键词:谷子;区域试验;熵权;灰色关联度分析法;DTOPSIS法;灰色局势决策法
-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麦倒伏自动分类方法研究
作者:臧贺藏;王从胜;赵巧丽;赵晴;张杰;李国强;郑国清
关键词:小麦;倒伏;无人机遥感;深度学习;分类方法
-
"以育为主"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实践和探索
作者:刘海礁;臧贺藏;陈艺;张微;郑国清
关键词: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绩效考核;以育为主;农经信息所
-
水氮运筹对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高翠民;丁晋利;张洁梅;姜玉琴;何方;杨永辉;武继承
关键词:水氮运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
-
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遥感小麦倒伏面积提取方法
作者:申华磊;苏歆琪;赵巧丽;周萌;刘栋;臧贺藏
关键词:小麦;无人机遥感;倒伏面积提取;深度学习;U2-Net
-
采用立方体取样法提高小麦根系研究精准性的探讨
作者:杨一晨;杨习文;吴寅;黄源;徐利利;付锦州;郭芳芳;周苏玫;贺德先
关键词:小麦;根系;研究精准性;立方体取样法;根钻法;挖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