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Green-Ampt模型分析坡地种植玉米对降水的促渗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健 1 ; 马璠 1 ; 孟秦倩 1 ; 马玉红 1 ; 吴发启 1 ;

作者机构: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西安市水利水土保持工作总站

关键词: 降雨入渗;坡耕地;玉米;黄土高原

期刊名称: 灌溉排水学报

ISSN: 1672-3317

年卷期: 2018 年 11 期

页码: 99-105+1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究坡耕地玉米种植对降水入渗的影响,提高对降雨利用率。【方法】以玉米为对象,在3°~15°的坡地径流小区上,人工模拟降雨,测定降雨径流过程,采用水量平衡方法,分析了玉米对降水入渗的影响,利用修正的Green-Ampt模型对入渗过程进行了模拟,利用降雨后期入渗速率确定土壤表征导水率,根据产流时间及降雨强度,确定根系层土壤含水量参数,推求出了水分入渗过程。【结果】在玉米生长过程中,除抽雄后期外,伴随着玉米生长,坡面产流时间延迟,以抽雄期最为显著,平均产流时间由裸地的4.69 min推迟到17.98 min;玉米生长各阶段产流前累积入渗量较裸地明显增大,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和抽雄后期分别较裸地提高了20.46%、130.91%、272.54%和235.93%;降雨期玉米地累积入渗量高于裸地,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和抽雄后期分别较裸地增加了2.44%、6.33%、31.01%和24.13%;种植玉米可提高土壤表征导水率,提高土壤入渗能力,土壤含水量参数较裸地有一定提高。【结论】应用Green-Ampt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密切相关,但由于Green-Ampt模型未考虑雨滴对地面打击压实作用,致使计算的土壤入渗能力比实测值偏大。

  • 相关文献

[1]粮草带状间作对宁南山区缓坡耕地生产力的影响. 雷晓婷,祁焕军,雷金银,周丽娜,何进勤,纪立东,徐瑾瑜. 2023

[2]基于Biolog-ECO技术不同退耕年限苜蓿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分析. 董立国,蒋齐,蔡进军,张源润,许浩,李生宝. 2011

[3]干湿交替处理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试验研究. 马璠,王健,张鹏辉,蔡进军,董立国,王月玲. 2014

[4]培肥措施对侵蚀坡耕地春玉米产量与土壤养分的影响. 周丽娜,孙婕,雷金银,王天宁. 2015

[5]覆膜方式对坡耕地春玉米产量、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周丽娜,雷金银. 2014

[6]宁南山区典型旱作农耕地土壤特性分析. 蔡进军,蒋齐,张源润,王月玲,董立国,季波,李生宝. 2007

[7]黄土高原地区苹果乔砧郁闭园改造技术规程. 李丙智,张满让,王春良,查养良,李新建. 2012

[8]水分和温度对冬小麦和玉米免耕作产量影响的研究. 袁汉民,董立国,徐华军,李生宝,火勇,陈洁,袁海燕. 2008

[9]不同刈割频率对黄土高原陇东苜蓿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 杨利烨,杨天辉,常生华,刘永杰,贾倩民,侯扶江. 2020

[10]多次刈割对黄土高原地区燕麦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徐然然,杨天辉,常生华,刘永杰,贾倩民,侯扶江. 2019

[11]黄土高原典型林分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及持水性能. 张晓梅,邸利,王彦辉,史再军,张曦慧,王正安,费俊娥,郭保才,唐瑜敏,杨宝宝. 2019

[12]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研究进展. 蔡进军,韩新生,张源润,董立国,季波,李生宝. 2015

[13]黄土高原大扁杏栽培技术. 梅佳爱,高治军. 2012

[14]降解地膜过早破裂对玉米地土壤水分温度及产量的影响. 董立国,蔡进军,张源润,李生宝. 2016

[15]宁夏高产玉米群体产量构成及生长特性研究. 赵如浪,王永宏,赵健,张文杰,孙发国,谢铁娜. 2015

[16]膜上灌玉米水肥耦合模型及其最佳组合方案研究. 田军仓,韩丙芳,李应海,沈强云. 2004

[17]土壤施硒对冷害条件下玉米光合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沈强云,Marja Turakainen,Pirjo MaKa,Marvi Seppanen. 2007

[18]同源姊妹种与其双新的配合力测定. 许志斌,杨国虎,罗湘宁. 2000

[19]红寺堡灌区玉米有限控灌技术研究初报. 桂林国,罗代雄,王世荣,蒋永前. 2004

[20]宁夏中部绿洲玉米水分生产函数研究. JIN Jian-xin,金建新,GUI Lin-guo,桂林国,LEI Jin-yin,雷金银.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