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谢圣华 1 ; 梁延坡 1 ; 林珠凤 1 ; 吉训聪 1 ; 岳建军 1 ;
作者机构: 1.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小菜蛾;性诱剂;诱捕效率;比较试验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0 年 26 卷 23 期
页码: 299-3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性诱剂能有效诱杀小菜蛾的成虫,减轻其发生为害,并降低农药用量。为了筛选出高效的小菜蛾诱芯品种,通过大田试验,对6种小菜蛾性诱剂品种的诱捕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30天内,诱芯A、B、F的日平均诱蛾量相近,极显著高于诱芯C、E、D,它们在诱蛾灵敏度和最高单日诱捕量方面的差异亦然。但在不同时段内,其诱捕性能表现各异。在1~10天内,诱芯A显著高于B、F,诱芯E、C显著高于诱芯D;11~20天内,诱芯A和诱芯B的诱捕量相近,诱芯F的诱捕量较低,诱芯E高于C、D;21~30天内,诱芯A、B、F的诱捕量相似,但是以诱芯B的略高于A、F。
- 相关文献
[1]5种斜纹夜蛾性诱剂大田诱捕效果比较. 陈海燕,林珠凤,秦双,潘飞,吉训聪. 2015
[2]6种性诱剂对海南玉米草地贪夜蛾成虫田间诱捕效果. 秦双,陈海燕,贾静静,林珠凤,吉训聪. 2023
[3]4种甜菜夜蛾性诱剂大田诱捕效果比较. 吉训聪,岳建军,陈海燕,林珠凤. 2010
[4]苦瓜新品种引进比较试验. 伍壮生,高芳华,廖道龙,冯学杰,吴月燕,蔡兴来. 2014
[5]海南冬种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伍壮生,廖道龙,吴月燕,王敏,符坚. 2014
[6]苦瓜嫁接砧木品种比较试验. 伍壮生,廖道龙,高芳华,冯学杰,吴月燕,蔡兴来. 2014
[7]两种新药剂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 谢圣华,梁延坡,吉训聪,黎洪,林珠凤,秦双. 2010
[8]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风险评估及交互抗性的室内测定. 梁延坡,吴青君,张友军,徐宝云,谢圣华,吉训聪. 2010
[9]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与苏云金芽胞杆菌桶混对不同地区抗性小菜蛾的防治效果. 胡虓,王晓辉,孙刚忠,周莉,潘渝,刘守德,李青,金海燕,尹飞,李振宇,谌爱东,谢圣华,刘华梅. 2017
[10]几种杀虫剂对十字花科蔬菜芥蓝小菜蛾的防效试验. 肖敏,吉训聪,陈彩燕,陈胜. 2007
[11]溴氰虫酰胺对小菜蛾、斜纹夜蛾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 潘飞,符尚娇,谢圣华,秦双,陈海燕. 2014
[12]海南地区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和乙基多杀菌素的抗药性变化趋势. 梁延坡,谢圣华,符尚娇,秦双,陈海燕,严春雨,林珠凤. 2016
[13]海南小菜蛾田间种群消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周传波,林珠凤,谢圣华,吉训聪. 2010
[14]温度对小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影响的研究进展. 潘飞,何余容,王德森,郭祥令,陈绵才. 2012
[15]5种新药剂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效评价. 梁延坡,谢圣华,吉训聪,秦双. 2011
[16]杀虫剂对小菜蛾幼虫的毒力研究. 梁延坡,谢圣华,林珠凤,吉训聪,黎洪. 2010
[17]小菜蛾抗性治理及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小菜蛾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进展. 李振宇,吴青君,谌爱东,吴益东,侯有明,何余容,李建洪,谢圣华,章金明,符伟,马春森. 2011
[18]17600IU·mg~(-1)Bt悬浮剂防治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曹春霞,肖彤斌,廖先清,刘芳,刘翠君.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环境因子对海南主栽榴莲品种幼树生长的影响
作者:乔阳;邓会栋;郭利军;华敏;郑道君;谢圣华;李向宏;钟义旺;孙阳阳;吴晓慧;王海波;冯学杰
关键词:榴莲;海南;环境因子;植株生长;区域适应性
-
7种生物源杀虫剂对烟粉虱杀虫活性评价与解毒酶响应机制研究
作者:黄洁珧;黄伟康;秦双;贾静静;冯青;吉训聪
关键词:烟粉虱;生物源农药;毒力测定;田间防效;解毒酶
-
沉香害虫黄野螟成虫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作者:冯青;贾静静;黄伟康;吉训聪
关键词:黄野螟;触角感受器;扫描电镜
-
海南省榴莲病虫害调查初报
作者:谢圣华;李向宏;张晶;董刚刚;范在丰;谭诗梦;冯丽凯;王海波;冯学杰
关键词:海南省;榴莲;病虫害;种类;发生程度
-
海南茶区茶角盲蝽形态发育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作者:李文惠;廖永林;杨太慧;吉训聪;姚其
关键词:茶角盲蝽;茶树;形态发育;生物学;行为习性
-
6种药剂对豇豆蓟马田间防效及其对豇豆质量安全性影响
作者:黄伟康;秦双;贾静静;李海波;吉训聪
关键词:豇豆蓟马;杀虫剂;防效;农药残留
-
海南地区樱桃番茄上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鉴定与分析
作者:严婉荣;吉训聪;王宝;谭诗梦;魏莹;赵志祥
关键词:樱桃番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小RNA深度测序;PCR验证;检出率;海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