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作物养分管理的农机农艺结合技术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米国华 1 ; 霍跃文 1 ; 曾爱军 1 ; 李刚华 1 ; 王秀 1 ; 张福锁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小麦;玉米;水稻;养分管理;施肥机械;农机农艺结合;农业绿色发展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2 年 55 卷 021 期

页码: 4211-42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养分高效管理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大需求.随着农业规模化经营和耕作栽培技术的发展,养分管理技术与施肥机具之间农机农艺不匹配的问题日益明显,如何实现养分管理中农艺技术与农机操作的有机结合,成为农业绿色发展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养分管理农机农艺结合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提出高效施肥技术需要用适宜的施肥机械作保障,肥料新产品研发需要新的施肥机械,栽培耕作方式变革对农业机械产生新的需求,施肥机械化需要智能化提升,同时肥料产品和施肥技术研发需要考虑机械的可行性.针对东北春玉米、华北冬小麦-夏玉米及南方水稻种植体系的主要养分管理特点,阐述了我国在玉米启动肥及种肥同播技术、玉米秸秆覆盖条带耕作技术、小麦机械化追肥技术、水稻机械化侧深施肥技术及机械化变量施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如何促进农机农艺结合、提升我国农田养分管理技术水平提出了建议.

  • 相关文献

[1]京津冀农业绿色发展成效、问题及对策. 吴红,陈俊红,赵姜. 2020

[2]乡镇尺度下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农业绿色发展评价及限制因素分析. 梁丽娜,王洪佳,王学霞,蔡连凤,淮贺举. 2024

[3]CAU9901乳剂浸种对小麦和水稻生理功能的影响. 王纪华,韩德元,司宗兴. 2002

[4]大豆养分管理研究进展与趋势展望. 蔡姗姗,孙磊,魏丹,王伟,李玉梅,张久明,王爽,李艳,高中超. 2021

[5]估测作物冠层生物量的新植被指数的研究. 陈鹏飞,Nicolas Tremblay,王纪华,Philippe Vigneault,黄文江,李保国. 2010

[6]基于扫描成像的作物近地高光谱获取与特征分析. 张东彦,黄文江,王纪华,杨贵军,朱大洲,刘镕源,马智宏. 2010

[7]农田土壤硝化-反硝化作用与N_2O的排放. 邹国元,李新慧,张福锁,陈新平. 2001

[8]CAU9901浸种对小麦和水稻生理功能的影响. 司宗兴,王纪华,韩德元. 2002

[9]基于荧光成像系统小麦病害叶片异质性分析. 杜世州,曹承富,袁琳,廖钦洪. 2012

[10]基于遥感数据和生态因子的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监测. 李存军,王大成,王纪华,宋晓宇,王芊,王妍. 2012

[11]中国杂交小麦研究与应用. Changping Zhao,赵昌平. 2012

[12]用神经网络和高光谱植被指数估算小麦生物量. 王大成,王纪华,靳宁,王芊,李存军,黄敬峰,王渊,黄芳. 2008

[13]光谱反射率在小麦品质监测上的应用研究. 王纪华,黄文江,赵春江,杨敏华,王之杰. 2002

[14]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S366异交结实研究. 赵昌平,秦志列. 2007

[15]小麦籽粒品质卫星遥感监测与调控技术. 朱新开,郭文善,李春燕,谭昌伟,王纪华,黄文江,李存军. 2009

[16]中国杂交小麦研究进展. 赵昌平. 2012

[17]对“超级玉米”育种目标及技术路线的认识与思考*. 赵久然,孙世贤. 2007

[18]法布里干涉近红外光谱仪定量测定大豆、玉米主要成分. 王冬,闵顺耕,朱业伟. 2012

[19]我国玉米科研和生产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赵久然,杨国航,王凤格. 2007

[20]乙草胺对玉米药害的研究. 王光耀,江国铿,贾春虹,武菊英.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