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QTL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潘存红 1 ; 李爱宏 2 ; 陈宗祥 1 ; 吴林波 1 ; 戴正元 2 ; 张洪熙 2 ; 黄年生 2 ; 陈夕军 1 ; 张亚芳 1 ; 左示敏 1 ; 潘学彪 1 ;

作者机构: 1.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重组自交系群体;QTL分析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09 年 35 卷 12 期

页码: 2213-22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珍汕97B/明恢63的重组自交系群体,采用自然发病鉴定的方法,以穴发病率为表型值,对各株系进行黑条矮缩病抗性鉴定。群体的穴发病率偏向于抗病亲本,且呈连续性分布,表明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受数量性状基因控制。利用WinQTLcart2.5软件对黑条矮缩病抗性QTL进行分析,共检测到6个QTL,其中第6、11染色体上各有2个,第7、9染色体各有1个。第6、7、9染色体上的4个QTL在两个地点都能检测到,是稳定表达的QTL,尤其是第6染色体上的2个QTL,LOD值分别为12.09和9.77,贡献率分别为20.20%和18.68%,是主效QTL,能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加以利用。

  • 相关文献

[1]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检测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及QTL分析. 丁秀兰,江玲,刘世家,王春明,陈亮明,程兆榜,范永坚,周益军,万建民. 2004

[2]以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江苏主栽粳稻品种“淮稻5号”黑条矮缩病抗性. 李爱宏,潘存红,戴正元,肖宁,余玲,李育红,张小祥,张洪熙,潘学彪. 2012

[3]水稻对黑条矮缩病感病生育期研究初报. 周彤,吴丽娟,王英,程兆榜,季英华,范永坚,周益军. 2010

[4]RBSDV侵染对水稻ABA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倪海平,徐秋芳,兰莹,陈晴晴,张金凤,周益军. 2015

[5]江苏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的RT-PCR分析和快速检测. 杨杰,王军,周彤,陈志德,仲维功. 2008

[6]水稻黑条矮缩病株不同分蘖内病毒含量分析. 王海涛,宛柏杰,董岩,王满,徐秋芳,周益军. 2021

[7]水稻品种抗黑条矮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 周彤,王英,吴丽娟,范永坚,周益军. 2011

[8]一种室内大量饲养灰飞虱的方法. 任春梅,程兆榜,杨柳,缪倩,周益军. 2015

[9]单季稻小麦轮作区灰飞虱发生规律. 程兆榜,何敦春,陈全战,季英华,任春梅,魏利辉,周益军,范永坚,谢联辉. 2013

[10]中国水稻黑条矮缩病研究进展. 孙枫,徐秋芳,程兆榜,范永坚,周益军. 2013

[11]水稻对灰飞虱传播的两种病毒病抗性的研究进展. 兰莹,周彤,范永坚,周益军. 2012

[12]江苏水稻主栽和候选品种抗黑条矮缩病鉴定. 卢百关,程兆榜,秦德荣,樊继伟,刘燕,潘学彪,徐大勇. 2011

[13]利用重组自交系分析水稻稻曲病抗性位点及效应. 李余生,张亚东,朱镇,赵凌,王才林. 2008

[14]基于重组自交系的水稻抗纹枯病QTL定位. 杨娟,王莉娟,黄胜东,李余生. 2014

[15]稻米淀粉黏滞性(RVA谱)特征值的遗传及QTL定位分析. 张巧凤,张亚东,朱镇,赵凌,赵庆勇,许凌,王才林. 2007

[16]基于重组自交系的水稻抗纹枯病QTL定位(英文). 杨娟,王莉娟,黄胜东,李余生. 2015

[17]水稻黑条矮缩病抗病品种的筛选及其抗性特征和遗传分析. 杜琳琳,王英,王砾娇,高存义,兰莹,孙枫. 2014

[18]大豆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QTL分析. 印志同,宋海娜,孟凡凡,许晓明,喻德跃. 2010

[19]玉米农艺性状QTL定位分析. 贾波,蒋思霞,邓德祥,谢庆春,管飞翔,张玲. 2011

[20]小麦抗纹枯病种质创新及QTL定位的初步研究. 蔡士宾,任丽娟,颜伟,吴纪中,陈怀谷,吴小有,张仙义.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