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发酵条件对木薯嫩梢腌制蔬菜营养品质和风味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金泉 1 ; 张振文 1 ; 谭婉碧 2 ; 林立铭 1 ; 余厚美 1 ; 王琴飞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2.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木薯嫩梢;发酵;感官评价;营养品质;风味

期刊名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ISSN: 2095-0381

年卷期: 2023 年 019 期

页码: 143-154

摘要: 目的 探究发酵条件对木薯(ManihotesculentaCrantz)嫩梢腌制蔬菜(pickledvegetableswithcassava tendershoots,PVCT)营养品质和风味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模糊数学感官综合评价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不同原料配比和发酵时间条件下的PVCT感官评分、元素、有机酸和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木薯嫩梢、橄榄酱、食盐水浓度配比为100:15:2 (m:m:c)时,感官评分最高,且有较高的K、Mg和P元素含量(分别为1126.74、206.00、276.88 mg/100 g, DW)和适中的Ca、Zn和Mn等元素(分别为503.41、11.06、12.84 mg/100 g, DW)。发酵腌制10 d后脂肪含量达到最低值,为1.78 g/100 g,蛋白质含量在腌制的第15 d到达最高值,为28.34 g/100 g。亚硝酸盐含量在发酵10 d后趋于稳定,约为0.97 mg/kg; PVCT经炒制后氰化物含量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约为0.0595 mg/kg;单宁含量对PVCT风味影响较小,且在发酵30 d后含量降至最低,为1.75 g单宁酸/100 g。乳酸(含量最高为33.96 mg/g)为主要有机酸成分,挥发性物质在第10d开始显著富集,第15d后丰度逐渐下降,其中烃类物质(含量最高为83.76%)在PVCT中最丰富。结论 不同原料配比和不同发酵时间会显著影响PVCT品质,发酵会造成矿物质元素不同程度的流失,而有机酸和挥发性风味的富集并不是发酵越久越好,其主要集中在发酵的10~15d,因此,木薯嫩梢发酵菜的腌制应综合考虑原料的配比和发酵时间,研究可为木薯叶食品化利用提供新方向和参考。

  • 相关文献

[1]不同腌制工艺对木薯嫩梢加工品质的影响. 张金泉,王琴飞,吴若娜,余厚美,林立铭,宋勇,张振文. 2024

[2]发酵方式对海南可可豆特性和风味的影响分析. 房一明,徐飞,谷风林,初众,谭乐和,赖剑雄. 2012

[3]发酵条件对芋头叶柄酸菜品质的影响. 桂青,周立军,袁淑娜,潘剑,黄坚雄,陈俊明. 2020

[4]菠萝蜜种子淀粉制备的香草兰精油微胶囊的风味品质分析. 朱红梅,田建文,张彦军,徐飞,初众. 2017

[5]不同酿酒酵母在菠萝果酒中的发酵特性. 马丽娜,袁源,林丽静,龚霄. 2018

[6]天然香草兰风味黑巧克力的开发与研究. 谷风林,房一明,卢少芳,初众,季万兰,谭乐和. 2014

[7]4种胡椒精油风味特征分析. 段梦雅,王福清,吴桂苹,李鑫,谷风林,林毅,侯梅芳. 2022

[8]发酵和焙烤对可可豆多酚、黄酮和风味品质的影响. 易桥宾,谷风林,那治国,房一明,徐飞. 2015

[9]GC-MS与电子感官结合对烟熏液风味物质的分析. 宋丽,陈星星,谷风林,胡可,吴桂苹,朱秋劲,陶锐. 2020

[10]3种脱皮方式对白胡椒品质的影响. 李鑫,王福清,吴桂苹,段梦雅,谷风林. 2022

[11]不同加工方式黑胡椒产品风味品质分析. 黄菲菲,谷风林,吴桂苹,房一明,朱红英. 2017

[12]基于气相离子迁移谱分析不同贮藏条件下番荔枝的风味变化. 李亚会,龚霄,任芳,程志华,周伟,李积华. 2019

[13]基于HS-SPME/GC-MS和感官分析技术的单菌发酵对咖啡果酒风味影响研究. 胡荣锁,周晶,董文江,陆敏泉,宗迎. 2016

[14]德宏州生咖啡风味组分与海拔相关性研究. 邓云,胡荣锁,陆敏泉,杨晓曼,徐树良,董文江. 2017

[15]外源添加糖及氨基酸对咖啡果皮酒风味和感官品质的影响. 胡荣锁,甘小红,董文江,龙宇宙,宗迎,初众. 2020

[16]西藏墨脱花椒与四川汉源花椒的风味差异研究. 吴桂苹,胡荣锁,白亭玉,伍宝朵,秦晓威,苏凡,谷风林,柳瑞冰. 2024

[17]护色剂对全组分芒果汁高温灭菌过程的品质和风味影响. 方锐琳,邓利珍,田煜琦,柯莹莹,杜丽清,戴涛涛,刘成梅,陈军. 2025

[18]芦笋种质资源营养品质分析及评价. 陈河龙,马振川,杨克军,习金根,高建明,张世清,杨龙,谭施北,郑金龙,易克贤. 2018

[19]制油工艺对澳洲坚果油营养品质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帅希祥,杜丽清,张明,涂行浩. 2017

[20]灵芝不同生长阶段营养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刘义军,卜梦婷,刘洋洋,龚霄,唐月登,李积华.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