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的中国近海棘头梅童鱼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梁述章 1 ; 宋炜 1 ; 马春艳 1 ; 蒋科技 1 ; 张凤英 1 ; 赵明 1 ; 马凌波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远洋与极地渔业创新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关键词: 棘头梅童鱼;D-loop;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

期刊名称: 海洋渔业

ISSN: 1004-2490

年卷期: 2019 年 02 期

页码: 138-1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我国沿海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的种群遗传结构,运用线粒体D-loop区全序列比较分析了中国连云港(LYG)、大丰(DF)、崇明(CM)、舟山(ZS)、温州(WZ)、宁德(ND)、厦门(XM)棘头梅童鱼7个野生群体的遗传结构特征。7个群体共208个样本的D-loop序列中,共检测到83种单倍型,66个变异位点,碱基组成符合AT碱基偏好性特点。7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55400±0.00998)~(0.95400±0.00067),核苷酸多样性为0.00183~0.00708,说明我国沿海棘头梅童鱼遗传多样性较高;根据海洋鱼类遗传多样性划分的分布模式,符合高h低π特点,说明其经历了快速扩张期。群体总的遗传分化系数Fst=0.86647 (P=0),两两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在0.004~0.039范围内,且明显的分为北方群体(LYG、DF、CM和ZS)和南方群体(WZ、ND和XM),DF和LYG、WZ和ND两两群体间存在显著的基因交流。AMOVA分析显示组间变异百分比为85.97%,符合南北分化特点。基于单倍型构建的单倍型邻接关系树和单倍型简约网络图等结果均表明,棘头梅童鱼以舟山为界,具有明显的南北地理遗传结构。中性检验(Tajima’s D、Fu’s Fs)和错配分析结果显示,棘头梅童鱼在3.87~12.9万年前(更新世冰期)经历了种群的规模性扩张或定向选择。本研究结果可为棘头梅童鱼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 相关文献

[1]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的棘头梅童鱼7个野生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赵明,宋炜,马春艳,张凤英,蒋科技,宋志明,马凌波. 2015

[2]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棘头梅童鱼7个野生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赵明,宋炜,马春艳,张凤英,蒋科技,宋志明,马凌波. 2015

[3]基于线粒体COI和D-loop序列的黑龙江流域蛇(鱼句)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胡宗云,杨培民,宋红梅,牟希东. 2023

[4]基于Cytb与D-loop的罗非鱼选育群体遗传结构对比分析. 颉晓勇,钟金香,李思发. 2014

[5]棘头梅童鱼七个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宋炜,孟永永,蒋科技,赵明,任桂静,张凤英,马凌波. 2017

[6]长江流域4个野生大眼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程起群,吕浩,逄娇慧,赵金良. 2019

[7]长江流域4个野生大眼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程起群,吕浩,逄娇慧,赵金良. 2019

[8]中国达氏鳇野生群体和两个养殖群体的线粒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户国,程磊,马波,孙大江,王斌,刘晓勇,柳淑芳,张颖. 2018

[9]基于多个线粒体序列的中韩俄沿海不同地理群体刺参的遗传多样性及种群结构分析. 王锦锦,廖梅杰,李彬,王印庚,荣小军,张正,葛建龙. 2020

[10]结合线粒体D-loop序列和SSR标记对宝石鲈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赵立祥,董浚键,孙成飞,田园园,胡婕,卢迈新,叶星. 2019

[11]长江中上游4个鲢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会娟,刘明典,汪登强,董微微,吕浩,陈大庆,李云. 2018

[12]长江中下游湖泊短颌鲚线粒体控制区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旭歌,何勇凤,吴兴兵,杨德国. 2018

[13]基于线粒体D-loop基因的中国海三疣梭子蟹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研究. 董志国,李晓英,王普力,王文进,张庆起,阎斌伦,孙效文. 2013

[14]基于线粒体D-loop区探讨我国养殖大口黑鲈的分类地位和遗传变异. 李胜杰,白俊杰,叶星,简清,宋红梅. 2008

[15]利用线粒体D-loop基因序列分析黑龙江上游北极茴鱼群体遗传结构. 马波,范兆廷. 2013

[16]仿刺参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潘传燕,臧云鹏,廖梅杰,王印庚,荣小军,张正,李彬,陈贵平. 2012

[17]利用线粒体序列分析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乌苏里拟鲿种群遗传结构. 吴静,张研,霍堂斌,孙效文. 2013

[18]增殖放流对日本囊对虾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评估. 魏鸿擎,张凤英,蒋科技,姜亚洲,孟永永,宋炜,马春艳,程家骅,马凌波. 2016

[19]长蛸Octopus variabilis自然群体生化遗传学研究. 高强,郑小东,孔令锋,王昭萍,王如才. 2009

[20]瓦氏雅罗鱼达里湖群体和乌苏里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池炳杰,常玉梅,闫学春,曹顶臣,高玉奎,柳玉海,李勇,梁利群.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