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辣椒花药培养影响因素研究及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程志芳 1 ; 史艳艳 1 ; 李丽 1 ; 韩娅楠 1 ; 董晓宇 1 ; 常晓轲 1 ; 姚秋菊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关键词: 辣椒;花药培养;碳源;活性炭;AgNO3;植物生长调节剂;倍性鉴定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23 年 52 卷 011 期

页码: 124-1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提高辣椒花药培养效率,以14个辣椒基因型为试材,探讨了不同质量浓度碳源组合、活性炭、硝酸银(AgNO3)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4个因素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并对再生株系利用DNA流式细胞仪进行植株倍性鉴定.结果表明,参试14个基因型均可出胚,13个基因型成苗,其中,华之秀1号的出胚率和成苗率最高,分别为63.33%和23.88%;碳源以10 g/L蔗糖+20 g/L麦芽糖最佳;MS培养基中加入2 g/L活性炭和6 mg/L AgNO3时辣椒花药培养效率最高,出胚率和成苗率最高分别为29.63%和15.20%;植物生长调节剂以1.000 mg/L 2,4-D+1.50 mg/L KT和0.001 mg/L 2,4-D+0.05 mg/L KT表现最佳,其中,1.000 mg/L 2,4-D+1.50 mg/L KT处理参试基因型最高出胚率和成苗率分别为63.33%和23.88%,而0.001 mg/L 2,4-D+0.05 mg/L KT处理参试基因型最高出胚率和成苗率分别为20.00%和10.54%.对383个再生株系进行倍性鉴定,发现279株单倍体、87株二倍体、2株三倍体、2株四倍体、1株混倍体(单倍体与二倍体)和12株非整倍体,单倍体和二倍体在再生植株群体中占比分别为72.85%、22.72%.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植株自然加倍率较低,且同一花药诱导出的再生植株倍性通常一致.

  • 相关文献

[1]温度及培养基中添加物对辣椒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刘广霞,张晓伟,蒋武生,原玉香,姚秋菊. 2009

[2]黄皮辣椒新品种‘豫椒101’的选育. 姚秋菊,张晓伟,原玉香,赵艳艳,王志勇,魏小春,蒋武生,王彬. 2017

[3]不同激素和预处理时间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 程志芳,韩娅楠,董晓宇,常晓轲,姚秋菊. 2023

[4]花药培养建立辣椒DH纯系的初步研究. 陈晓,詹玉丝,徐小利,齐卫强,常高正,郅玉宝,易明林,吕淑玉. 2003

[5]辣椒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姚秋菊,常晓轲,程志芳,韩娅楠,张玉乐,王彬,刘卫. 2021

[6]用流式细胞仪鉴定中华猕猴桃的多倍体. 朱道圩,杨宵,郅玉宝,易明林,理莎莎,符真珠. 2007

[7]甜瓜未受精子房或胚珠离体培养研究进展. 李海伦,王琰,赵卫星,李晓慧,常高正,高宁宁,梁慎,康利允,徐小利. 2019

[8]结球甘蓝与油菜杂交胚挽救及其后代倍性鉴定. 赵艳艳,蒋武生,原玉香,王志勇,姚秋菊,魏小春,张强,张晓伟. 2016

[9]活性炭对小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蒋武生,张晓伟,姚秋菊,原玉香,耿建峰. 2008

[10]活性炭和振荡培养对提高大白菜胚诱导率的影响. 蒋武生,姚秋菊,张晓伟,原玉香,耿建峰. 2008

[11]萝卜花药培养小孢子胚诱导和植株再生. JIANG Wu-sheng,蒋武生,ZHANG Xiao-wei,张晓伟,YUAN Yu-xiang. 2011

[12]小麦花药培养材料加倍特性研究. 赵永英,海燕,康明辉,黄冰艳,张丹,相志国. 2010

[13]小麦新品种花培5号的选育特点及应用前景. 康明辉,王世杰,周新宝,海燕,达龙珠,赵永英. 2009

[14]小麦花药培养高效育种技术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 海燕,康明辉,黄冰艳,赵永英,张丹,相志国,李莉,范黎明. 2011

[15]国审小麦新品种“花培5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康明辉,海燕,达龙珠,周新宝,赵永英. 2009

[16]小麦花培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康明辉,海燕,刘新涛,崔勤. 2002

[17]花药培养快速选育丰产稳产冬小麦豫麦37. 黄冰艳,刘文轩,刘新涛,罗鹏,海燕,和现昌. 1999

[18]超早熟小麦新品系"花特早"的诱导选育及特征特性分析. 黄冰艳,海燕,和现昌,刘文轩,申玉清. 1998

[19]超高产小麦新品种花培6号的选育. 康明辉,海燕,赵永英,张丹. 2009

[20]芝麻的花药培养. 刘■. 199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