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奕 1 ; 范俊山 1 ; 尚丽霞 2 ; 于志晶 2 ; 蔡勤安 2 ; 马瑞 2 ; 任贤 3 ;
作者机构: 1.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2.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3.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玉米;组织培养;胚性愈伤组织;植株再生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5 年 30 卷 05 期
页码: 130-1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建立高效稳定的玉米再生体系,以玉米幼胚为受体材料,研究了基因型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以及适宜玉米幼胚生长的诱导培养基、继代培养基、分化培养基及生根培养基。结果表明,基因型可显著影响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H99×A188的诱导率最高(45.28%);N6培养基适合用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同时也适合继代培养;激素组合为MS+6-BA 1.0 mg/L+KT 2.0 mg/L的分化培养基出苗率和转化率最高,易成活;1/2MS培养基附加IBA1.0 mg/L和1.0 g/L活性炭适合于生根培养。
- 相关文献
[1]玉米幼胚再生体系主要影响因素的优化. 王奕,范俊山,尚丽霞,于志晶,蔡勤安,马瑞,任贤. 2015
[2]黑莓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 苗博瑛,刘艳军,杨静慧. 2014
[3]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诱导植物胚性愈伤组织研究进展. 许莹楠,刘艳军,黄俊轩,韩启厚,高逸卓,鲁铭颖,古瑜. 2024
[4]球茎甘蓝小孢子培养胚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 王超楠,闻凤英,刘晓晖,罗智敏,赵冰,黄志银. 2011
[5]不同基因型青花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和植株再生. 边立娜,彭永康,孙德岭,单晓政,文正华. 2014
[6]花椰菜小孢子胚状体增殖及植株再生. 文正华,刘莉莉,张小丽,江汉民,姚星伟,牛国保,单晓政,周志杰. 2018
[7]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赵前程,吉立柱,蔡荣旗,刘莉莉,佟志强,孙德岭. 2007
[8]合欢植株再生体系快速建立技术的初步研究. 夏时云,周祥明,付任胜. 2008
[9]松散型花椰菜小孢子植株再生研究. 单晓政,文正华,刘莉莉,姚星伟,江汉民,吴峰,牛国保,孙德岭. 2014
[10]提高花椰菜游离小孢子胚胎植株再生率研究. 赵前程,佟志强,蔡荣旗,文正华,张宝珍,孙德岭. 2007
[11]松散型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影响因素研究. SHAN Xiao-zheng,单晓政,WEN Zheng-hua,文正华,LIU Li-li,刘莉莉,YAO Xing-wei. 2012
[12]黄花月见草的组织培养. 刘晓捷,黄明远,王羽玥. 2009
[13]水稻花药培养创造水稻新质源. 李艳萍. 2007
[14]费约果外植体消毒处理方法. 刘洪章,刘艳军,杨恩芹,杨静慧,苗博瑛. 2011
[15]酒用葡萄组培脱毒快繁技术的研究. 张福庆,于向君,薛俊,周良炎. 2001
[16]不同激素浓度对食用菊花组织培养的影响. 刘玉堂,赵宪争,杨迎霞,岳东霞,尉万聪. 2014
[17]提高红掌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分化及壮苗率的技术研究. 夏时云,麦瑜玲,许继勇,郑添群,林书瀚,黄伟雄. 2005
[18]“高地”截形瓦苇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许继勇,麦瑜玲,郑添群,黄伟雄,夏时云. 2006
[19]菜豆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韩启厚,古瑜,于海龙. 2013
[20]黄花月见草离体培养初步研究. 刘晓捷,黄明远,王羽玥.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鲜食糯玉米室温货架期间籽粒糖代谢规律研究
作者:李志文;王奕;彭博;王娜
关键词:鲜食糯玉米;室温货架期;糖代谢;熟期
-
紧凑型糯玉米种质资源的创制与评价
作者:彭勃;袁文娅;王奕;赵晓雷;刘强;田建全
关键词:糯玉米;分子标记;叶夹角;紧凑种质
-
waxy基因功能标记开发及在糯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作者:袁文娅;赵晓雷;周旭梅;王磊;彭勃;王奕
关键词:玉米;基因;FMD7;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彭勃;赵晓雷;王奕;袁文娅;李春辉;李永祥;张登峰;石云素;宋燕春;王天宇;黎裕
关键词:玉米;叶向值;叶夹角;单核苷酸多态性;关联分析
-
鲜食糯玉米新品种星糯918的选育
作者:赵晓雷;彭勃;付从贵;王奕
关键词:鲜食玉米;杂交种;星糯918;选育
-
鲜食糯玉米新品种星糯808的选育
作者:王奕;赵晓雷;付从贵;彭勃
关键词:鲜食玉米;杂交种;品种选育;星糯808
-
我国大豆快速育种技术的研究现状
作者:赵晓雷;付从贵;王奕;彭勃
关键词:大豆;快速育种;幼胚离体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