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新林 1 ; 高合明 1 ; 苏书文 1 ; 白琪林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关键词: 特早熟玉米;逐步导入法;杂交种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01 年 29 卷 01 期
页码: 11-1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根据育种目标 ,选用非亲缘不同熟期的单交种、综合种及自交系作为育种材料 ,采取逐步导入法 ,实行多次重组 ,连续累积有利基因 ,提高目标性状植株频率 ,成功地培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特早熟自交系太早 950 2、太早 950 3、太早 950 4 ,育成特早熟杂交种春早单 1号和春早单 2号。育种目标得到实现 ,说明这一育种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 相关文献
[1]特早熟玉米种质改良与耐低温高产杂交种选育. 段运平,田清震,刘守渠,王贵彩. 2007
[2]特早熟玉米裸地种植正交试验研究初探. 王星醒,张浩楠,韩启亮,景玉川,王志虹,王毅,周琳. 2017
[3]温带特早熟玉米种质改良与利用. 段运平,王贵彩,刘守渠. 2003
[4]特早熟玉米种质改良方法与高产杂交种选育研究. 段运平,田清震,刘守渠,王贵彩,张效梅,闫彩清. 2004
[5]山西玉米遗传育种回顾与展望. 王宏伟,王早安,郭玉宏,马海林. 2000
[6]饲料高粱专用种晋杂21号的选育与利用. 李团银,柳青山,侯爱斌,梁笃,段冰,侯旭东. 2005
[7]高产糯质酿酒高粱杂交种泸糯3号的选育与应用. 赵甘霖,李团银,柳青山. 2005
[8]体细胞克隆变异在高粱改良中的应用. 王良群. 2004
[9]高粱杂交种晋杂18号的特点及配套栽培技术. 杨伟. 2004
[10]蓖麻拟三系配套技术的研究. 张维锋,梁一刚. 1999
[11]糯高梁杂交种"晋糯2号". 刘国强. 2013
[12]酿造专用糯高粱杂交种晋杂105的选育. 詹鹏杰,张福耀,王瑞,于纪珍,李燕. 2015
[13]早熟、高产玉米杂交种晋阳1号的选育研究. 李凌雨,闫彩清,王学雄,邢亚静,张笑梅. 2007
[14]美国种质的引进及利用方式研究. 崔爱民,张久刚,张虎,单皓,丁锐钦. 2011
[15]高产紧凑极早熟玉米杂交种强盛3号的选育. 王华,刘虹,武岩军,尚春树. 2012
[16]适宜机械化生产酿造高粱汾酒粱1号的选育. 詹鹏杰,张福耀,王瑞,于纪珍,李燕. 2016
[17]玉米杂交种抗丝黑穗病鉴定. 王燕,石秀清,王建军,赵丽芳,刘惠民,王富荣. 2010
[18]糯高粱杂交种晋糯2号的选育. 刘国强,柳青山,周福平,张晓娟,张一中,邵强. 2011
[19]玉米杂交种宁单88的选育及应用. 杨慧珍,任志强,卜华虎,肖建红,张宁. 2020
[20]玉米品种德育丰568及栽培技术. 程宏,史海萍,冯瑞云.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玉米新品种太玉969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作者:董民堂;白琪林;闫彩清;于小慧;王晋;韵晓冬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太玉969;选育;配套;栽培技术
-
叶片直接PCR法在玉米转基因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赵冰兵;任雯;周秒依;李韩帅;刘亚;白琪林
关键词:转基因玉米;叶片PCR;直接多重PCR法;转基因玉米检测
-
红芸豆新品种芸选2号选育及旱作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郭宝德;冀丽霞;白琪林;张丽娜;宋秀斌
关键词:芸选2号;红芸豆;品种选育;旱作高产技术
-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自交系Z21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
作者:李韩帅;周秒依;杨凤玲;李婷;白琪林;刘亚
关键词:玉米;农杆菌介导法;GUS染色;转化效率
-
玉米穗粗杂种优势位点的初步定位
作者:王丹丹;李卫华;时夏;刘坤;郭海平;闫鹏帅;谢惠玲;白琪林
关键词:玉米;穗粗;杂种优势位点
-
重金属汞在玉米不同组织内积累差异性分析
作者:王丹丹;李卫华;郭海平;刘坤;闫鹏帅;付忠军;谢惠玲;白琪林
关键词:玉米(Zea mays L.);汞;组织;积累
-
芸豆种质资源抗根腐病鉴定
作者:郭宝德;白琪林;冀丽霞;黄穗兰
关键词:芸豆;种质资源;根腐病;抗病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