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夏季逐月东亚高空急流异常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宣守丽 1 ; 张庆云 2 ; 孙淑清 2 ; 石春林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部长江下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西风急流;降水;月际变化;扰动

期刊名称: 气候与环境研究

ISSN: 1006-9585

年卷期: 2013 年 18 卷 06 期

页码: 103-1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1981~2010年NCEP/DOE再分析资料与中国160站降水资料,利用统计学、物理量诊断等方法,探讨夏季东亚季风环流系统重要成员——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位置、强度逐月变化与我国降水的关系。分析表明:6~8月东亚高空西风急流比各自气候态位置偏南(北)时,易造成6月华南、江南地区降水、7月江淮流域降水以及8月长江中上游地区降水偏多(少)。本文重点分析2010年6月、2007年7月及2006年8月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位置异常时东亚高、低纬度环流特征及其对我国降水影响的物理成因。研究发现:2010年6月东亚高空西风急流稳定在35°N以南。急流轴南侧(北侧)为强辐散(辐合)距平,相应低层辐合(辐散),造成江南、华南地区从低层至高层的强上升运动,配合整层偏西水汽通量距平,为该地区持续性降水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和水汽条件;2007年7月东亚高空急流位置偏南、强度偏弱,急流月内尺度扰动偏强,使得东亚中高纬度冷空气活动频繁,造成淮河流域出现持续性暴雨;2006年8月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位置持续偏北、强度偏强,有利西太平洋副高西伸、北抬,我国四川—重庆地区受副高控制,出现了极端高温干旱天气。

  • 相关文献

[1]夏季东亚高空副热带西风急流季节内异常的环流特征及前兆信号. 张庆云,宣守丽,孙淑清. 2018

[2]40%燕麦枯水剂和65%燕麦枯可溶性粉剂在麦田的除草效果. 仇彩云,张俊喜. 2000

[3]环境因素对玉米植株性状的影响. 孔令杰,马行军,卢红,孟庆长,郑飞,赵文明,张美景,陈艳萍,袁建华. 2014

[4]近46年宿迁市冬小麦生长期的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许博,杨四军,张恒敢,顾克军,顾东祥,张斯梅.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