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两翻一少"轮作保护性耕作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盖志佳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关键词: 翻耕;带状耕作;轮作;保护性耕作

期刊名称: 现代化农业

ISSN: 1001-0254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18-20

摘要: "两翻一少"轮作保护性耕作技术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首次提出并应用的复合型旱作农业持续绿色高效技术.文中叙述了"两翻一少"轮作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简介、技术应用前准备、耕整地、播种、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和要求."两翻一少"轮作保护性耕作技术较连作大豆、玉米、高粱增产效果明显,实现了农民增收和肥药减施与农业种植结构有序调整,为黑龙江省旱作农业合理轮作与黑土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

  • 相关文献

[1]高粱-大豆“双密”轮作保护性耕作技术. 盖志佳,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吴俊江,谷维,张敬涛. 2020

[2]不同耕作模式对玉米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影响. 黄春艳,郭玉莲,王宇,黄元炬,朴德万,苏保华,徐充. 2016

[3]北方一作区马铃薯机械化栽培模式要点. 马子竣,刘玲玲,汝甲荣,骆成刚,孙继英. 2019

[4]豆麦轮作区麦秸长期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王秋菊,姜宇,周鑫,米刚,刘鑫,李婧阳,刘峰,中本和夫,黄丹萍. 2019

[5]黑龙江省麦豆产区轮作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梁洪涛,于清涛,王英,龙江雨,张成亮. 2010

[6]不同种植方式大豆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分析. 王芳,陈井生,刘大伟. 2018

[7]大豆玉米持续轮作免耕对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盖志佳,吴嘉彧,张敬涛,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赵桂范,陈磊,吴俊江. 2019

[8]不同大豆连作年限对黑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刘株秀,刘俊杰,徐艳霞,张武,米刚,姚钦,王光华. 2019

[9]玉米-大豆轮作对土壤酶和根系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丁俊男,王慧,于少鹏,王远航,毕影东,刘明,王玲,刘淼. 2021

[10]高寒地区不同轮作模式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汝甲荣,刘玲玲,孙继英,马子竣,王怀鹏,邱广伟. 2021

[11]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高粱(玉米)-大豆轮作的产量与效益分析. 盖志佳,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谷维,张敬涛,吴俊江. 2020

[12]蔬菜不同轮作方式对甜瓜病害的影响. 赵索. 2014

[13]蔬菜不同轮作方式对甜瓜根区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赵索,周传余,周超,徐婷,许健,董扬,武琳琳,陈宇菲. 2014

[14]关于向日葵轮作的思考. 郭永利. 2014

[15]不同种植模式对黑龙江黑土理化性状的影响. 王聪,李明,邱广伟,王立春,刘玲玲,王怀鹏,庞泽,唐春双,孙继英. 2023

[16]秸秆翻埋还田条件下玉米-高粱-大豆轮作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盖志佳,刘婧琦,蔡丽君,张洪旭,谷维,张俐俐,张敬涛,刘磊. 2023

[17]蔬菜不同轮作方式对温室甜瓜产量及根区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赵索,周传余,周超,徐婷,许健,董扬,武琳琳. 2014

[18]蔬菜不同轮作方式对甜瓜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赵索,周传余,周超,徐婷,许健,董扬,武琳琳,陈宇菲. 2014

[19]不同茬口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马子竣,孙继英,汝甲荣,王怀鹏,刘玲玲. 2020

[20]轮作植物对大豆胞囊线虫抑制作用的研究. 于佰双,段玉玺,王家军,李进荣,陈立杰.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