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低平易涝地大豆三深带状耕作栽培模式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英良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科院耕作栽培所

关键词: 低平易涝地;大豆;三深带状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1997 年 03 期

页码: 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低平易涝地耕层土壤水分大、土质粘重冷浆、通气透水性差、释放养分能力低等不良理化性状,是障碍大豆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大豆三深带状耕作栽培模式,是以机械化深松旋耕整地和带状栽培相结合的技术体系,改变了生产上翻、耙、压的耕作方式,较好地解决了低平易涝地土体构造不良状况和大豆的合理群体结构。试验结果表明,三深带状耕作栽培模式提高耕层土壤温度0.8℃,降低土壤容重0.198g/cm3,减少土壤含水量10.1%,分别提高速效氮、磷、钾19.2%、58.9%、36.7%,非毛管孔隙与毛管孔隙之比由1∶3.15改善为1∶1.66;大豆叶面积指数增加32.3%,并表现出指数增长期较短、很快进入直线增长期、稳定期较长和衰亡期较短的良好发育动态。大豆籽粒产量三年平均增产15.1%,增产幅度为13.7~16.0%。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