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杭州湾沉积物中硫酸盐—甲烷转换带内的碳循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贺行良 1 ; 谭丽菊 1 ; 段晓勇 1 ; 印萍 1 ; 谢永清 1 ; 杨磊 1 ; 董超 1 ; 王江涛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关键词: 甲烷厌氧氧化;硫酸盐—甲烷转换带内碳循环;“隐藏的”产甲烷作用;箱式模型;杭州湾

期刊名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ISSN: 0256-1492

年卷期: 2020 年 03 期

页码: 51-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杭州湾海底沉积物中蕴藏着大量的浅层生物气,作为温室气体CH4的重要载体,研究其甲烷厌氧氧化(AOM)及相关碳循环过程,对正确评估浅层生物气的生态环境效应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通过对YS6孔柱状沉积物孔隙水、顶空气等地球化学参数的测试分析,基于质量平衡和碳同位素质量平衡原理,利用"箱式模型"定量研究了硫酸盐—甲烷转换带(SMTZ)内的碳循环过程。结果表明:SMTZ位于海底约6~8 mbsf沉积层,其内部碳循环过程除了包含有机质的硫酸盐还原(OSR)、AOM和碳酸盐沉淀(CP)反应外,还隐藏存在"AOM生成的溶解无机碳(DIC)"产甲烷反应(CR),反应速率分别为9.14、7.42、4.36、2.72 mmol·m~(-2)·a~(-1),而有机质降解产甲烷反应(ME)未发生。各反应对SMTZ内孔隙水DIC的补充贡献率为OSR>AOM>ME,而对DIC的消耗贡献率CP>CR。深部含甲烷沉积层向上扩散而来的CH4并不是驱动SMTZ内部SO42-还原的唯一电子供体,CR和OSR反应亦是导致进入SMTZ内硫酸盐扩散通量大于甲烷的重要因素,且SMTZ下边缘沉积层出现明显的13CH4亏损亦与CR反应有关。本研究认为,定量评估海底沉积物中AOM作用的相对强弱时,SMTZ内可能存在的"隐藏的"产甲烷作用(如CR、ME等)不能忽视。

  • 相关文献

[1]洋山工程对杭州湾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评价. 柏育材,徐兆礼,高倩. 2010

[2]杭州湾洋山岛周围海域浮游动物分布特征. 徐兆礼,沈新强,袁骐,陈亚瞿. 2003

[3]杭州湾滩涂湿地鱼类种类组成和多样性季节变化. 贾兴焕,张衡,蒋科毅,吴明. 2010

[4]洋山工程影响海域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的研究. 叶金清,徐兆礼. 2011

[5]洋山工程影响海洋环境关键因子的分析. 徐兆礼,李鸣,高倩,陈华. 2010

[6]杭州湾大金山岛潮间带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的种群鉴定及分布动态. 徐学锋,刘丽,杨慧荣,全为民. 2013

[7]杭州湾北岸奉贤水域大肠菌群和异养细菌的生态分布. 沈晓盛,陈亚瞿,陈琼. 2006

[8]杭州湾洋山工程群对邻近水域浮游动物数量分布的影响. 陈华,徐兆礼. 2010

[9]长江口和杭州湾凤鲚胃含物与海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比较. 刘守海,徐兆礼. 2011

[10]杭州湾增殖放流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沈新强,袁骐. 2011

[11]杭州湾内外海域秋季浮游动物群落的比较. 张冬融,徐兆礼,徐佳奕,董开兴. 2016

[12]洋山深水港工程对附近海域浮游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毕亚梅,徐兆礼,陈华. 2010

[13]杭州湾不同水域秋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张冬融,徐兆礼,徐佳奕,陈佳杰. 2015

[14]长江口、杭州湾海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与效果评估. 沈新强,周永东.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