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何元农 1 ; 黄建斌 1 ; 王清华 1 ; 何言章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科院耕作栽培研究室
关键词: 玉米;小麦;大豆;间套作;氮肥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1993 年 03 期
页码: 56-61
摘要: 全年间套复种除须对空间和时间进行合理分配外,投入因素的统筹也十分重要。对N肥投入水平及全年分配的试验表明:1.套作接茬的纳肥增产能力低于连作接茬,可向冬作的有效偏移率也低。2.小麦产量对追N的反应是一元二次回归关系,在套作种植方式下二次项系数为负,连作种植方式下为正。3.玉米对追N的反应套作接茬小于连作接茬,但连作接茬的追N效应常受伏旱限制。4.大豆在前茬小麦及玉米的强烈影响下,对供N反应小。说明N素全年水平及分配分别对复种系统中各组成作物的影响方式和强度与作物的空间分配(如小麦的播种分散度)、时间分配(如玉米的接茬时间)和在群体中的地位(如处于劣势的大豆)有关。
- 相关文献
[1]小麦行间冬副作物与麦玉豆复种系统生产力的关系. 何元农,何言章,王清华. 1992
[2]小麦玉米大豆不同方式间套作效果分析. 何元农,黄建斌. 1989
[3]毕节地区马铃薯不同间套作的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王文秀,成马丽,聂宗顺,蒋燕,肖丽,王惠,何庆才. 2003
[4]镉低积累作物筛选及其与超富集植物间套作应用进展. 王永平,杨万荣,廖芳芳,邢丹,张爱民. 2015
[5]高粱间套作栽培模式研究进展. 彭方丽,周棱波,汪灿,张国兵,杜月红,邵明波. 2020
[6]大蒜与几种作物的高效接茬模式研究. 李锦康,董恩省,虎明洪,颜兴,李桂莲. 2007
[7]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大豆和土壤中的氟噻乙草酯残留. 秦立新,张盈,伍贵方,段婷婷. 2015
[8]玉米与大豆“1∶2”间作种植的株行距优化配置研究. 朱星陶,陈佳琴,谭春燕,杨春杰. 2014
[9]玉米不同密度下间作大豆控草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 叶照春,何永福,陆德清,李鸿波,朱峰. 2015
[10]间作玉米对大豆鼓粒期产量与农艺性状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杨春杰,谭春燕,陈佳琴,刘作易,龚丽娜,朱星陶. 2015
[11]玉米-大豆间作行距对大豆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朱星陶,谭春燕,陈佳琴,杨春杰,龚丽娜,刘作易. 2016
[12]山地环境下大豆耐荫种质资源的筛选. 谭春燕,杨文钰,陈佳琴,杨春杰,朱星陶,王凯. 2021
[13]紧凑型玉米与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多模式的对比研究. 王伟,王亚萍,李荣玉,刘惠芳. 2023
[14]带状复合种植对大豆和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何兵,谭春燕,龚锡震,徐熙,娄利娇,朱星陶,杨春杰,陈佳琴. 2023
[15]控氮对黄壤坡耕地小麦-玉米轮作土壤氮素分布特征的影响. 胡岗,刘桂华,范成五,张邦喜,敖明,柴冠群,秦松. 2018
[16]控氮对黄壤坡耕地小麦-玉米轮作土壤氮素分布特征的影响. 胡岗,刘桂华,范成五,张邦喜,敖明,柴冠群,秦松. 2018
[17]施用氮肥对环境的影响. 霍可以,杨俊春,晏妮. 2013
[18]毕节市马铃薯氮肥不同施用水平试验初报. 李剑,张崇玉. 2013
[19]氮肥不同施用时期及施用方式对玉米杂交种遵205产量的影响. 祝云芳,王天宇,罗德强,陈泽辉. 2008
[20]氮素施用量对火龙果产量、品质及贮藏效果的影响. 唐恒朋,李莉婕,钱晓刚,聂克艳,赵泽英,彭志良.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产优质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黔豆9号的选育
作者:朱星陶;陈佳琴;谭春燕;黄建斌;杨春杰;张启东
关键词:高产;高蛋白;大豆;黔豆9号;选育
-
黔豆08002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作者:黄建斌;陈佳琴;朱星陶;杨春杰
关键词:大豆;农艺性状;产量;相关分析;通径分析
-
贵州大豆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
作者:杨春杰;陈佳琴;朱星陶;黄建斌;谭春燕;龚丽娜
关键词:大豆;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贵州
-
贵州112份引进大豆资源的遗传多态性
作者:杨春杰;陈佳琴;黄建斌;朱星陶;谭春燕;龚丽娜
关键词:大豆;遗传多样性;多样性指数;聚类分析;引种;贵州
-
高产大豆新品种黔豆7号的选育
作者:ZHU Xing-tao;朱星陶;CHEN Jia-qin;陈佳琴;YANG Chun-jie;杨春杰;HUANG Jian-bin;黄建斌
关键词:大豆作物;种植资源;选育评价;系谱法育种
-
大豆新品种黔豆8号的选育
作者:陈佳琴;朱星陶;黄建斌;杨春杰;谭春燕
关键词:大豆;新品种;黔豆8号;选育
-
贵州大豆生产现状及产业技术需求与对策
作者:朱星陶;陈佳琴;强兴明;董有春;郑满江;李学武;苏晓菲;谭春燕;黄建斌;杨春杰
关键词:大豆生产;存在问题;技术需求;发展对策;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