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2种充气模式中华鳖工厂化养殖水体水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苏俊宇 1 ; 陈辰 2 ; 李伟 2 ; 雷骆 2 ; 祝骏贤 2 ; 罗来福 1 ; 耿露露 2 ; 史伟 3 ; 李健松 3 ; 张继平 1 ; 朱新平 2 ;

作者机构: 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

3.惠州市财兴实业有限公司

关键词: 微孔增氧;中华鳖;工厂化养殖;水质;微生物群落结构

期刊名称: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ISSN: 1673-9159

年卷期: 2022 年 42 卷 005 期

页码: 45-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研究2种充气模式对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工厂化养殖水体微生态环境的作用效果.[方法]使用EPDM微孔管(MA)和PVC普通通底管(DG)两种充气模式对该物种工厂化养殖水体进行充气,分析水体的水质状况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1)微孔管的充气效率明显优于通底管.MA组的水体溶解氧含量(DO)显著高于DG组(P<0.05),亚硝态氮含量(NO2--N)显著低于DG组(P<0.05).2)两种充气模式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在门水平,MA组微生物群落组成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44.81%)、髌骨细菌门(Patescibacteria,13.15%)、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10.49%)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9.56%),DG组优势菌门较为集中,66.99%为变形菌门,12.81%为髌骨细菌门.在科水平,MA组的优势菌科为红环菌科(Rhodocyclaccae,34.07%)和芽单胞菌科(Gemmatimonadaceae,10.48%),DG组的优势菌科为红杆菌科(Rhodobacteraceae,41.25%)和红环菌科(17.32%).在已鉴定的属水平类群中,MA组以自养或好氧微生物类群为主,DG组则以厌氧性或间性厌氧性反硝化菌类为主;两种充气方式Denitratisoma属相对丰度最高,其相对丰度与pH和DO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条件致病菌Escherichia-Shigella属的相对丰度DG组显著高于MA组.3)MA组微生物Alpha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DG组(P<0.05).PCoA分析表明,两种充气模式的水体微生物群落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微孔管充气可稳定中华鳖工厂化养殖水体水质,改善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

  • 相关文献

[1]活性酵素对工厂化养殖凡纳滨对虾生长及水质的影响. 杨铿,蒋魁,洪敏娜,徐创文,陈海谊,胡晓娟,曹煜成,杨莺莺. 2019

[2]影响中华鳖免疫应答因素的探讨──免疫原(菌苗)与环境条件. 杨先乐,艾晓辉,周建光,柯福恩. 2000

[3]底部微孔增氧管布设距离和增氧时间对刺参养殖池塘溶氧的影响. 李彬,王印庚,廖梅杰,杜佗,范瑞用. 2017

[4]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氮收支及其对水质影响. Wang Zhenhua,王振华,Liu Huang,刘晃. 2011

[5]中华鳖的初次应答与回忆应答规律. 杨先乐,蔡完其,周剑光,艾晓辉. 2000

[6]对虾工厂化养殖水环境基本特征研究. 刘娇,曲克明,刘海英,朱建新,李健,马德林. 2008

[7]液态氧在对虾工厂化养殖中的增氧效果. 李玉全,张海艳,李健,王清印,李振东. 2008

[8]褐牙鲆幼鱼工厂化养殖密度优化软件的初步实现. 董晓煜,张秀梅,黄国强,张沛东. 2009

[9]水产工厂化养殖及其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刘大安. 2009

[10]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水环境变化分析. 陈明康,李耕,潘玉洲,李忠红,任传麒,申旭东. 2020

[11]江西省井冈山地区鲟鱼养殖技术和效益分析. 孙雪娜,查云飞,冯广朋,周爱珍,王海华. 2020

[12]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苗种规模化繁育与健康养殖技术推广. 庄志猛,陈四清,刘长琳,马爱军,宋宗诚. 2009

[13]不同生长环境褐牙鲆的外观性状与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赵侠,关长涛,董登攀,崔勇,李娇,高天翔. 2014

[14]工厂化和网箱养殖大黄鱼幼鱼消化道微生物群结构与功能分析. 姜燕,徐永江,柳学周,郑炜强,陈佳,史宝,王滨. 2019

[15]基于工厂化养殖的圆斑星鲽生长初步研究. 严俊丽,陈四清,王贞杰,燕敬平,常青,刘长琳,胡建成. 2017

[16]回转式活鱼分级与计数设备的设计与试验. 洪扬,朱烨,江涛,徐宏治,陈晓龙,倪琦. 2019

[17]半滑舌鳎苗种工厂化培育试验初报. 颉晓勇,李纯厚,许忠能,张汉华,陈利雄,朱长波,陈素文. 2011

[18]工厂化养殖系统节能设计与实现. 颉晓勇,钟金香,李纯厚,张汉华,朱长波,王秀瑛. 2012

[19]美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研究. 刘晃,张宇雷,吴凡,倪琦,徐皓. 2009

[20]刺参夏眠及其工厂化养殖调控技术. 陈世波,刘慧,朱建新.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