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除草方式对稻田杂草群落及其多样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小武 1 ; 李双建 1 ; 丁新华 1 ; 付开赟 1 ; 吐尔逊 1 ; 高海峰 1 ; 李广阔 1 ; 杨新平 1 ; 王志方 1 ; 郭文超 1 ;

作者机构: 1.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西北荒漠绿洲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除草方式;稻田;重要值;生态位;生态位宽度

期刊名称: 西北农业学报

ISSN: 1004-1389

年卷期: 2018 年 11 期

页码: 1667-16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不同除草方式[人工除草(A_(01))和化学除草(B_(01))]稻田杂草群落和生物多样性的现状,2016年对新疆伊犁河谷2种不同除草方式稻田杂草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_(01)和B_(01)稻田杂草种类分别有10目11科12属14种和6目7科10属11种,2种模式杂草群落结构类似,为阔叶类杂草+莎草科杂草+禾本科杂草;A_(01)重要杂草和主要杂草为B_(01)的1.33倍和1.50倍;A_(01)扁秆藨草生态位宽度(0.838 2)最大,B_(01)长芒稗生态位宽度(0.895 9)最大;B_(01)中长芒稗、空心莲子草、扁秆藨草生态位宽度均高于0.6且长芒稗-空心莲子草(A_(01):0.814 8,B_(01):0.790 9)、长芒稗-扁秆藨草(A_(01):0.838 0,B_(01):0.735 3)和空心莲子草-扁秆藨草(A_(01):0.967 9,B_(01):0.614 5)的生态位重叠值也均高于0.6,说明不同除草方式下,稻田杂草种间竞争格局发生改变,长芒稗、空心莲子草和扁秆藨草逐步演替为调查区主要杂草且其在B_(01)稻田表现出抗药性。

  • 相关文献

[1]黑果枸杞不同组织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及生态功能分析. 顾美英,张志东,唐光木,古丽尼沙·沙依木,张丽娟,朱静,唐琦勇,楚敏,艾尼江·尔斯满,欧提库尔·玛合木提,徐万里. 2022

[2]新疆和田地区稻田鳃蚯蚓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梁乃亭魏玉波.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