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节本增效的东北松嫩平原玉米种植模式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北春 1 ; 刘慧涛 1 ; 杨双 1 ; 吴迪 1 ; 徐晓红 1 ; 舒坤良 1 ;

作者机构: 1.长春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玉米;种植模式;节本增效;综合评价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167-1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松嫩平原是北方春玉米带的主要分布区,当前主要存在3种主要玉米种植模式,分别是均匀垄种植模式、大垄双行覆膜种植模式和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模式。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以乾安县为例,运用可拓优度评价法对3种玉米种植模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乾安县现有的3种玉米种植模式中,从节本增效效果看,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模式优于大垄双行覆膜种植模式,大垄双行覆膜种植模式优于均匀垄种植模式。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模式在推进玉米节本增效方面具有显著比较优势,综合效益尤其是生态效益凸显,可加大推广力度,促进松嫩平原玉米种植模式转型升级。

  • 相关文献

[1]充分发挥磷肥后效作用是实现玉米节本增效的重要举措. 王立春. 2004

[2]吉林省花生玉米间作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陈小姝,王绍伦,刘海龙,吕永超,高华援,杨富军,李春雨,孙晓苹,宁洽,沈海波,张志民,王礼斌. 2019

[3]播期对不同种植模式下玉米和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杨菲,李洪霄,宫庆友,张晗菡,李海涛,刘霞. 2019

[4]都市近郊中低产田鲜食玉米/花生间作模式研究. 夏海勇,丁照华,董希文,孔玮琳,汤艳艳,张正. 2016

[5]吉林省半干旱区玉米、燕麦带状间作种植模式研究. 赵洪祥,边少锋,闫伟平,孙宁. 2017

[6]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主栽玉米品种抗旱性比较. 梁烜赫,王雪,赵鑫,曹铁华. 2018

[7]吉林省主栽耐密玉米杂交种综合评价. 荆绍凌,陈亚芹,张亚辉,周洪亮,任军. 2014

[8]吉林省主栽晚熟及中晚熟玉米杂交种综合评价. 刘文成,许明学,毕兴华,荆绍凌. 2012

[9]吉林省西部盐碱地"光伏+农业"发展模式探讨. 高明,田子玉,高峰,谭化,穆楠,王佳江,赵泽民. 2019

[10]中国北方主要农区农田氮磷淋溶特征与时空规律. 王洪媛,李俊改,樊秉乾,骆晓声,彭畅,翟丽梅,李虎,马林,刘宏斌. 2021

[11]玉米大豆长期轮作对土壤物理特性与水热特征的影响. 郭金瑞,宋振伟,高洪军,闫孝贡,朱平,任军. 2017

[12]不同高低畦种植模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周江明,韩小伟,田雪慧,武利峰,高英波,李明军,李伟,李树兵,郝延杰,韩哲,高琪. 2024

[13]种植模式对高密度下不同耐密性大豆品种根形态的影响. 王冬昭,饶德民,李琪瑞,程彤,于德彬,孟凡钢,赵婧,闫晓艳,邱强,张伟. 2023

[14]不同花生棉花间作配比下的土壤养分、作物产量和收益研究. 杨菲,刘霞,李海涛,杨中旭,张正. 2021

[15]基于因子分析的大豆品种豆腐加工品质综合评价. 田志刚,康立宁,刘香英,张井勇,南喜平. 2010

[16]吉林省小麦新品种丰产稳产性综合评价. 曲祥春,何中国,郝文媛,张君,李玉发. 2004

[17]灰色关联度分析在小麦品种综合评价上的应用. 曲祥春,何中国,郝文媛,李玉发. 2004

[18]大豆组织蛋白产品品质的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研究. 康立宁,田志刚,刘香英,郝彦德,鲁岩,刘玉芬. 2012

[19]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 王洪丽,郝庆升,李殊睿,徐晓红,杨双. 2005

[20]混合盐碱胁迫对16个紫花苜蓿品种萌发期的影响. 李诗琴,于洪柱,刘艺杉,王志锋.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