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分、磷肥耦合对小麦各生育期土壤中氮磷养分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文菊 1 ; 李美茹 2 ; 赵全利 1 ; 李科江 3 ; 张西科 1 ; 刘微 1 ;

作者机构: 1.河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

2.河北廊坊师专生物系

3.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所

关键词: 冬小麦;氮;磷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06 年 21 卷 S2 期

页码: 50-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磷量、施磷深度和不同水分条件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中氮、磷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处理条件下,土壤中NO3-_N随小麦各生育期对氮素需求量而变化,在返青期和灌浆期,其在土壤中的含量均出现最低谷;土壤中的NH4+_N的含量在孕穗期出现高峰,其他生育期含量变化无明显影响;同样,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在返青期和灌浆期出现低谷,而拔节或孕穗期达到高峰。根据土壤中氮磷养分的动态变化,推荐整个生育期灌水2次,施磷量及施磷深度分别为225 kg/hm2和30 cm。

  • 相关文献

[1]冬小麦、夏玉米品种搭配及氮磷钾统筹施肥技术研究. 杨利华,马瑞崑,张丽华,姚艳荣,张全国,贾秀领. 2006

[2]减量施肥对崇礼区农业氮磷流失的削减效应. 刘蕾,张国印,郜静,李玭,王凌,徐万强,赵欧亚. 2019

[3]长期秸秆还田对潮土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刘学彤,郑春莲,曹彩云,党红凯,马俊永,李科江. 2021

[4]桑树体内氮、磷分布及品种间营养效率差异研究. 杨贵明,张夫道,薛秋生,武玉璧. 2003

[5]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氮、磷吸收与平衡研究. 吕丽华,张经廷,董志强,姚艳荣,梁双波,贾秀领. 2015

[6]菘蓝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吸收、分配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刘灵娣,刘梦星,孙学,王淼淼,谢晓亮,温春秀,田伟,贾东升,边建波. 2017

[7]氮、磷、钾三要素对鸭梨生长和结果的效应. 吕瑞江,韩敏侠. 2000

[8]粮棉轮作模式下氮·磷·钾用量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王树林,祁虹,王燕,张谦,冯国艺,林永增,梁青龙. 2016

[9]燕山山区苹果叶片氮 磷 钾含量标准范围的确定. 张新生,冉辛拓,陈湖,王召元,傅友. 2008

[10]氮对亏缺灌溉冬小麦地上及地下部分生长的影响机制. 秦文利. 2018

[11]超高产栽培条件下冬小麦对磷的吸收、积累和分配. 党红凯,李瑞奇,李雁鸣,张馨文,孙亚辉. 2012

[12]水氮用量对黄瓜季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 武雪萍,闫鹏,王小彬,蔡典雄,吴会军,张彦才,李若楠,王丽英,查燕,张建君,庄严,赵全胜,谢晓红. 2012

[13]应用可见光光谱进行夏玉米氮营养诊断. 孙钦平,贾良良,芮玉奎,陈新平,张福锁. 2009

[14]土壤氮素矿化及氮对苜蓿生产的影响研究. 秦文利,刘忠宽. 2010

[15]不同水氮用量对日光温室黄瓜季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 闫鹏,武雪萍,华珞,武其甫,李银坤. 2012

[16]河北平原夏玉米农田土壤磷、钾养分丰缺指标和培肥目标. 贾良良,刘克桐,黄少辉,杨云马,杨军芳,张培,郝立岩,邢素丽. 2021

[17]覆膜对华北春玉米磷钾吸收、分配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刘胜尧,李志宏,张立峰,贾建明,范凤翠,石玉芳. 2014

[18]不同有机肥中磷在土壤剖面中累积迁移特征与有效性差异. 张田,许浩,茹淑华,苏德纯. 2017

[19]春季灌水量/次与灌水时期对冬小麦耗水与生长的影响. 党红凯,曹彩云,郑春莲,马俊永,李科江. 2012

[20]超高产冬小麦的钾素营养特点. 党红凯,李瑞奇,李雁鸣,孙亚辉,张馨文.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