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太平洋牡蛎生物沉积作用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俊 1 ; 姜祖辉 2 ; 陈瑞盛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2.青岛大学化工学院

关键词: 太平洋牡蛎;生物沉积;影响因素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05 年 29 卷 03 期

页码: 344-3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01年3-9月,在自然养殖状态下对太平洋牡蛎的生物沉积及其对物质输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太平洋牡蛎能加速海洋中颗粒物质的沉积,太平洋牡蛎的生物沉积率分别为小个体(壳长80~95mm)26.3~69.9mg·ind-1·d-1,中等个体(壳长95~110mm)37.5~83.7mg·ind-1·d-1和大个体(壳长110~125mm)44.1~103.7mg·ind-1·d-1。太平洋牡蛎的生物沉积与其壳长呈正相关线性关系,与其干组织重呈正相关的指数关系,而单位重量的生物沉积则与壳长和干组织重分别为负相关的线性和幂指数关系。海水温度和环境中饵料数量是影响太平洋牡蛎的生物沉积的重要因子。

  • 相关文献

[1]栉孔扇贝生物沉积作用的研究. 王俊,姜祖辉,陈瑞盛. 2004

[2]栉孔扇贝生物沉积作用的研究. 王俊,姜祖辉,陈瑞盛. 2004

[3]亚热带养殖海湾皱瘤海鞘生物沉积的现场研究. 闫家国,齐占会,田梓杨,史荣君,张汉华,黄洪辉. 2013

[4]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类FUT2基因的克隆与组织表达. 姜薇,姚琳,江艳华,李风铃,牟海津,刘慧,翟毓秀. 2014

[5]10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固相萃取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法. 于慧娟,蔡友琼,黄宣运,冯兵,史永富. 2015

[6]采用臭氧系统净化太平洋牡蛎中的大肠杆菌. 乔庆林,蔡友琼,徐捷,姜朝军. 2004

[7]溶氧量及pH对太平洋牡蛎类A型组织血型抗原表达的影响研究. 刘萌,刘慧,赵峰,马玉洁,周德庆. 2019

[8]HACCP在液熏太平洋牡蛎罐头加工中的应用. 朱兰兰,周德庆,殷邦忠,李钰金,刘淇. 2012

[9]太平洋牡蛎中类FUT10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印迹鉴定. 教杨,曲梦,桂彬彬,江艳华,王联珠,姚琳. 2022

[10]牡蛎诺如病毒受体类Lewis抗原合成相关基因CgFUT5的克隆与表达鉴定. 桂彬彬,曲梦,张蔚然,李明玉,江艳华,姚琳,王联珠. 2023

[11]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类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的密码子优化与原核表达. 姚琳,江艳华,李风铃,朱文嘉,郭莹莹,姜薇,翟毓秀,王联珠. 2016

[12]太平洋牡蛎同化率的研究. 王俊,姜祖辉,张波,孙耀,唐启升. 2000

[13]太平洋牡蛎在-3℃微冻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和细菌菌相变化. 曹荣,薛长湖,刘淇,殷邦忠. 2010

[14]4种滤食性贝类滤水率的测定. 王吉桥,于晓明,郝玉冰,张蒲龙,杨涛,刘海金. 2006

[15]有机磷农药和多环芳烃对太平洋牡蛎毒性效应的初步研究. 刘向东,王清印,李永祺,唐学玺. 2000

[16]太平洋牡蛎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子和线粒体基因片段序列测定(英文). 孔晓瑜,张留所,喻子牛,刘亚军,王清印. 2002

[17]太平洋牡蛎活体冷藏过程中脂质及挥发性物质变化. 李彤彤,赵玲,王善宇,刘淇,曹荣. 2024

[18]绿色添加剂溶菌酶及其应用. 许红,徐奇友,刁新平. 2005

[19]影响鱼粉胃蛋白酶消化率的因素之探讨. 王联珠,谭乐义,李晓川,翟毓秀,陈远惠. 2005

[20]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挂膜的消氨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傅雪军,马绍赛,曲克明,周勇,徐勇.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