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螟赤眼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利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钱永庆 1 ; 曹瑞麟 1 ; 李国柱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

关键词: 玉米螟赤眼蜂;玉米螟;生物防治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1984 年 03 期

页码: 287-293

摘要: 玉米螟是玉米、杂粮、棉花等作物的大害虫。赤眼蜂是抑制玉米螟危害的重要因素之一。经调查发现我国寄生于玉米螟卵的赤眼蜂有8种,其中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nae Paag et Chert占总数的98%以上,分布亦广,是优势种。 我省释放人工繁殖的赤眼蜂防治第一代玉米螟的效果达80%左右,相当于施用滴滴涕颗粒剂;防治第二代玉米螟因受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防治效果不稳定。

  • 相关文献

[1]噻虫胺及其混配制剂对意大利蜜蜂和玉米螟赤眼蜂的急性毒性. 丁悦,刘敏,严海娟,吴若函,郭晓瑜,辛星,刘贤金. 2015

[2]江苏省沿海棉区玉米螟世代分化研究初报. 曹雁萍,万寅,张永孝,朱诚培,黄佩忠. 1993

[3]转Bt基因抗虫棉对亚洲玉米螟抗性的研究. 黄东林,柏立新,戴燕,李建华. 2003

[4]苏云金杆菌防治花生田蛴螬试验. 刘荆,朱若是,贺云龙,王一线,郑武良. 1988

[5]草莓根围拮抗细菌的多样性分析及其田间应用. 杨敬辉,朱桂梅,陈宏州,潘以楼,吴琴燕. 2009

[6]构建生防菌B-916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工程菌的研究. 陈志谊,陈中义. 2003

[7]蕉斑镰刀菌3-26菌株产孢条件研究. 庄义庆,乔广行,王源超,何东兵,郑小波. 2008

[8]草莓炭疽病的生物防治. 吉沐祥,杨敬辉,吴祥,朱成刚,肖婷. 2012

[9]草莓炭疽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英文). 吉沐祥,杨敬辉,吴祥,肖婷,姚克兵,庄义庆. 2013

[10]有机水稻—青花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戴忠良,秦文斌,肖燕. 2009

[11]表达Harpin蛋白的芽孢杆菌工程菌的构建及其生防效果. 乔俊卿,伍辉军,霍蓉,Rainer Borriss,高学文. 2013

[12]小麦赤霉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应用. 管章玲,辛海峰,李建宏,马鸿翔,张旭. 2012

[13]释放花绒寄甲对柳树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效果. 罗桂杰,刘旭,金倩. 2016

[14]一株拮抗酵母的筛选鉴定及其对草莓采后病害的生防效果(英文). 靳莎莎,庞水秀,赵利娜,张红印,张晓云,束兆林. 2013

[15]类芽孢杆菌TX-4菌株对根结线虫的生防活性. 杨敬辉,陈宏州,朱桂梅,吴琴燕,潘以楼. 2010

[16]苏云金杆菌防治蛴螬试验示范. 刘荆,朱若是. 1997

[17]江苏沿海地区竹柳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 陈惠,张健,李玉娟,李敏,高小红. 2012

[18]小麦赤霉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陈文华,殷宪超,武德亮,徐剑宏,赵凤春,杨正友,史建荣. 2020

[19]葡萄无公害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顾克余,刘艳艳,曹婷,胡鑫,宋长年,房经贵,周帅,周步海. 2018

[20]江苏草地贪夜蛾天敌资源调查及其在玉米田控害作用评价. 牛洪涛,胡慧,张志春,赵冬晓,赵静,王娜,郭慧芳.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