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施氮对带田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胡新元 1 ; 马忠明 1 ; 崔云玲 2 ; 杨君林 2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氮肥;带田;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科技

ISSN: 1001-1463

年卷期: 2010 年 07 期

页码: 12-15

摘要: 对河西一熟制灌区4种主要栽培模式施氮效应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灌水量相同的情况下,增施氮肥,以玉米+甘蓝带田的产量增幅最大。同种作物的间套方式不同,产量间有差异。在相同条件下,在玉米+甘蓝间作模式中,玉米当量面积产量分别较小麦+玉米、玉米+蚕豆间作模式中的玉米当量面积产量高。在灌水量相同的情况下,施氮肥明显地提高了作物的灌水利用效率及土壤水分利用效率,以玉米+甘蓝间作模式灌水利用效率及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 相关文献

[1]河西-熟制灌区玉米套甘蓝种植模式的水肥耦合效应. 胡新元. 2011

[2]河西一熟制灌区玉米套甘蓝种植模式的水肥耦合效应. 胡新元. 2011

[3]河西绿洲灌区小麦/玉米带田高效种植方式研究. 胡新元,郭天文,邱进怀,杨生茂,郭永杰,何贵文. 2001

[4]施氮量对河西绿洲灌区垄作春小麦土壤水氮动态及吸收利用的影响. 杨君林,马忠明,张立勤,王智琦,连彩云,薛亮. 2015

[5]兴电灌区油葵/豌豆带田优化施肥方案研究. 杨思存,霍琳,王建成. 2002

[6]小麦/玉米复合群体中玉米的光合特性研究. 何海军,王荣花. 2003

[7]兴电灌区主要带田养分循环与平衡研究. 杨思存,马忠明,王建成,杨文玉,何贵文. 2008

[8]兴电灌区主要带田系统生产力研究. 杨思存,王建成,霍琳,芦满济. 2005

[9]河西绿洲灌区带田微垄沟灌节水技术研究. 曹诗瑜. 2002

[10]兴电灌区玉米蚕豆带田栽培模式优化研究. 霍琳,姜万礼,王成宝,杨思存. 2012

[11]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冠层温度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赵刚,樊廷录,李尚中,王国宇,杨晨. 2008

[12]水肥耦合对小麦玉米带田产量效应及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杨蕊菊,柴守玺,马忠明,车宗贤,包兴国,张久东. 2011

[13]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和可溶性糖含量. 马明生,樊廷录,王淑英,李尚中,赵刚. 2010

[14]播种方式对旱区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的影响. 刘晓伟,何宝林,康恩祥,郭天文. 2011

[15]秋覆膜对旱地玉米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刘晓伟,何宝林,郭天文,康恩祥. 2011

[16]氮素营养对黄土高原旱地玉米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宋尚有,王勇,樊廷录,高育锋,唐小明,李尚中. 2007

[17]不同水分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黄彩霞,柴守玺,赵德明,李志贤,常磊,王婷. 2010

[18]水分胁迫对不同品种春小麦的水分利用率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罗爱花,郭贤仕,柴守玺. 2008

[19]绿洲灌区垄作沟灌栽培对玉米间作豌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唐文雪,马忠明,连彩云,张立勤. 2013

[20]不同栽培模式下制种玉米的产量及水分生产效应. 张立勤,马忠明,王智琦,连彩云.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