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机械深松对土壤容重和机械组成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顾鑫 1 ; 任翠梅 1 ; 王丽娜 1 ; 杨丽 1 ; 姚雪 1 ; 齐国超 1 ; 韩冰 1 ; 刘洋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哈尔滨市南岗区农林水务畜牧兽医局

关键词: 机械深松;土壤容重;机械组成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8 年 11 期

页码: 38-41

摘要: 为探究农田耕层对机械深松不同程度的适宜性,采用田间大区试验,分别设置常规松土25cm(对照)、机械深松30cm和机械深松40cm三个处理,比较分析了各处理对农田0~20cm和20~40cm两个土层中土壤容重和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松土25cm相比,机械深松30cm对0~20cm土壤容重影响不显著(P<0.05),使20~40cm土壤容重显著降低了10%,而机械深松40cm使0~20cm和20~40cm土壤容重分别显著降低了12.4%和21.0%;在0~20cm和20~40cm两个土层中,与常规松土25cm相比,机械深松30cm和机械深松40cm均表现为粗砂粒(2~0.5 mm)、粉粒(0.05~0.002 mm)和粘粒(<0.002mm)含量呈现出增加的趋势,细砂粒(0.5~0.05mm)整体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可见,机械深松明显有利于疏松土壤,降低土壤容重,改变土壤的机械组成,增加了粗砂粒、粉粒和粘粒的比重,而相对减少细砂粒的比重。

  • 相关文献

[1]不同耕作方式对瘠薄型黑土区土壤结构的影响. 张久明,迟凤琴,宿庆瑞,匡恩俊,金梁,蔡姗姗. 2013

[2]机械深松对苏打盐碱土盐碱特征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顾鑫,李娜,任翠梅,王丽娜,芮海英,张丽娜. 2024

[3]白浆土某些物理性质的研究I.与土壤紧实和通透性质相关的几个物理特性. 刘婷婷,高中超,匡恩俊,刘峰. 2012

[4]白浆土某些物理性质的研究Ⅰ.与土壤紧实和通透性质相关的几个物理特性. 刘婷婷,高中超,匡恩俊,刘峰. 2012

[5]耕作方式对大豆田土壤水分及容重的影响. 赵泽松,黄琰,马春梅,龚振平,杨悦乾,宋秋来,董守坤,张磊. 2010

[6]初期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特性及大豆玉米产量的影响. 林蔚刚,吴俊江,董德健,钟鹏,王金生,周全. 2010

[7]保护性耕作对贫瘠型黑土区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马星竹,周宝库,张喜林,魏丹,张丽莉. 2009

[8]有机肥替代对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综合评价. 杨忠赞,迟凤琴,匡恩俊,张久明,宿庆瑞,张一雯,刘亦丹. 2019

[9]深松对黑土区土壤物理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马星竹. 2020

[10]黑土区深松改土对玉米产量形成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王俊河,郝玉波,姜宇博,钱春荣,于洋,宫秀杰,李梁. 2014

[11]不同利用方式紫花苜蓿地土壤含水量和容重的比较研究. 高超,张月学,陈积山,邸桂俐,潘多锋. 2015

[12]不同栽培技术对大豆土壤水分、容重及产量的影响. 石绍河,肖佳雷,刘宝海,符强,薛英会,刘立超,王贵江,李炜. 2011

[13]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土壤物理性状的研究. 张磊,王玉峰,陈雪丽,马春梅,龚振平. 2010

[14]黑土长期定位原状土壤搬迁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迟凤琴,孙炜,匡恩俊,张久明,宿庆瑞,周宝库,张凤彬. 2014

[15]深松对半干旱区土壤蓄水能力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高盼,刘玉涛,王宇先,杨慧莹,徐莹莹,王俊河. 2016

[16]黑龙江早熟地区深松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状态的影响. 杨耿斌,刘兴焱,王立春,何长安,纪春学,王辉,张恒,毛彦芝.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