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岳军伟 1 ; 关晋宏 1 ; 邓磊 1 ; 张建国 1 ; 李国庆 1 ; 杜盛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
关键词: 云杉人工林;碳储量;氮储量;龄级;分配格局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18 年 21 期
页码: 7790-78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云杉是甘肃亚高山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研究其生态系统碳、氮储量的动态变化和分配格局有利于评价云杉人工造林后的生态恢复效果。以甘南、定西地区不同林龄(包括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的云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共设置16块调查样地。在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和分析的基础上,估算了其生态系统的碳、氮储量。结果显示:云杉林乔木不同器官的碳含量相对稳定,氮含量则与器官类型有密切关系;同一土层不同龄级的土壤碳、氮含量无明显差异。从乔木层、灌木层、枯落物层到草本层碳氮含量比值依次减小,土壤层碳氮含量比值最低。该地区云杉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氮储量分别为257. 75—430.23 t/hm~2和20.50—29.88 t/hm~2。随着林龄的增加,植被层碳、氮储量增加显著,分别从15.5 t/hm~2和0.24 t/hm~2增加到143.51 t/hm~2和1.65 t/hm~2。土壤层(0—100 cm)碳、氮储量分别为242.23—367.79 t/hm~2和20.26—29.58 t/hm~2,在整个生态系统各龄级中所占比例均超过60%和90%。生态系统和土壤层(0—100 cm)碳、氮储量在不同龄级间无显著差异。生态系统中土壤层、乔木层及灌、草、枯落物层的碳储量比例分别为85.72%、13.44%和0.84%,氮储量比例分别为97.60%、2.08%和0.32%。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共和盆地东缘人工植被演替序列的群落物种多样性格局
作者:欧尔辉;周鸿玉;杨秀玲;魏民;邓磊
关键词:群落演替序列;物种多样性;土壤养分;共和盆地东缘;冗余分析
-
共和盆地沙化土地青杨林恢复规律及影响因素
作者:王伦;邓磊
关键词:共和盆地;青杨林;不同恢复年限;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
-
共和盆地不同灌木群落生物土壤结皮理化性质差异
作者:张曼玉;王志涛;邓磊;周虹
关键词:生物土壤结皮;灌木群落;理化性质差异;共和盆地
-
青海东部黄土区旱地造林土壤水分研究
作者:师发苗;郭霞;邓磊
关键词:土壤水分;林地耗水;旱地造林;黄土区
-
补植对防护林生长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徐莹;邓磊
关键词:补植;林分结构;物种多样性;针阔混交林;短期效益
-
共和盆地东缘不同林龄青杨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和形态特征
作者:杨向东;邓磊
关键词:青杨人工林;恢复年限;细根分布;形态特征
-
祁连山不同混交度青海云杉林细根形态特征及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作者:徐莹;邓磊
关键词:混交度;云杉群落;细根形态特征;土壤理化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