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22.4%氟唑菌苯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对水稻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晓飞 1 ; 周长勇 1 ; 李美霞 1 ; 毛佳 1 ; 陈亚丽 1 ; 齐英杰 2 ; 钱新 1 ; 陈香华 1 ; 郑磊 3 ; 曹凯歌 1 ;

作者机构: 1.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2.浙江大学山东(临沂)现代农业研究院

3.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氟唑菌苯胺;水稻;恶苗病;立枯病;纹枯病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科学

ISSN: 0528-9017

年卷期: 2024 年 65 卷 001 期

页码: 170-174

摘要: 为明确 22.4%氟唑菌苯胺种子处理悬浮剂防治水稻恶苗病、立枯病、纹枯病的田间药效,确定最佳使用剂量和安全性.以 22.4%氟唑菌苯胺种子处理悬浮剂用量分别为 8、10、12 mL·kg-1 和对照药剂 3.5%咯菌精甲霜悬浮剂制剂用量 4 mL·kg-1,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2.4%氟唑菌苯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对水稻恶苗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 80.55%~92.21%,对水稻立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 82.25%~90.11%,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 78.70%~90.77%,增产率为 41.25%~55.12%,均显著优于对照药剂 3.5%咯菌精甲霜悬浮剂,且对水稻出苗和生长安全、具有显著的促进生长作用.综上所述,22.4%氟唑菌苯胺种子处理悬浮剂拌种防治水稻病害具有较好的效果,生产上建议制剂用量为 8~12 mL·kg-1,有效成分用量为 1.79~2.69 mL·kg-1.

  • 相关文献

[1]简化、高效旱育秧技术防病壮苗效果研究. 庄春,董政权,陈宗明,杨彩云,陈川,孙春梅,纪凤高,张山泉. 2006

[2]稻种清2号种衣剂对水稻恶苗病及干尖线虫病的防效. 朱桂梅,潘以楼,杨敬辉,吴汉章. 2000

[3]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水稻恶苗病的田间药效. 杨红福,姚克兵,束兆林,吉沐祥. 2014

[4]井冈霉素及复配剂对水稻纹枯病的控制效果. 束兆林,何东兵,姚克兵,赵来成,缪康,杨红福,吉沐祥. 2012

[5]2007~2013年江苏省审定的水稻品种纹枯病抗性分析及抗纹枯病育种策略. 王爱民,许明,陈宗祥,姚立生,孙明法. 2014

[6]水稻纹枯病室内药剂筛选及田间防治效果. 邓金花,顾俊荣,周新伟,杨代凤,张青. 2010

[7]50%噻呋·己唑醇SC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研究. 左仁勇,胡东波,刘伟中,付佑胜. 2018

[8]江苏省水稻主栽及区试品种对水稻纹枯病的抗性分析. 刘永峰,陈志谊,吉健安,刘邮洲. 2006

[9]水稻抗病基因聚合育种研究进展. 张启军,吕川根,虞德容,戴剑. 2008

[10]生物有机肥GROTEK对水稻的增产及抗病作用. 赵永富,刘婷. 2009

[11]水稻苗期纹枯病菌人工接种方法研究. 房舒,王春梅,关巍,刘志恒,蔡春,陈浩,石志琦. 2009

[12]旱育秧水稻恶苗病防治技术及其壮秧效果研究. 庄春,陈川,纪凤高,张山泉,孙春梅,钟平. 2004

[13]不同措施对旱育秧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庄春,陈川,纪凤高,张山泉,孙春梅,钟平. 2004

[14]轻型栽培稻田恶苗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张国彪,黄韵梅,严大富,周昭瑜,张念环,孙国才,刘才南. 2001

[15]20%咪鲜胺·噻唑膦·戊唑醇悬浮剂对水稻种传病害防治效果. 杨红福,束兆林,陈宏州,周华飞. 2018

[16]筛选和利用拮抗细菌防治水稻纹枯病和恶苗病的研究. 陈志谊,殷尚智. 1992

[17]多菌灵和三唑酮混配对小麦病害的协同杀菌作用. 陆长婴,季明东,李沛元,徐润成,陈茂林. 2000

[18]不同药剂春季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比较. 刘树法. 2004

[19]中国小麦纹枯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陈荣振,冯国华,刘东涛,王静,王晓军,楼辰军,张凤. 2007

[20]小麦AR_z抗纹枯病的QTL定位研究. 汤頲,任丽娟,蔡士宾,吴纪中,陆维忠,陈建民,马鸿翔.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