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穗型相关生长素通路基因发掘及TaARF23-A与小穗数关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谭丹 1 ; 陈家婷 1 ; 郜钰 1 ; 张晓军 1 ; 李欣 1 ; 闫贵云 1 ; 李锐 1 ; 陈芳 1 ; 常利芳 1 ; 张树伟 1 ; 郭慧娟 1 ; 畅志坚 1 ; 乔麟轶 1 ;

作者机构: 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与分子改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有机旱作农业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

关键词: 小麦;穗型;生长素;TaARF23-A;小穗数;分子标记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506-5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生长素是调控作物穗部形态的主要内源激素之一。为了发掘小麦中与穗型相关的生长素通路基因,本研究选择了纺锤穗型品系SY95-71和密穗品系CH7034,对其幼穗内源生长素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SY95-71幼穗中的色胺含量显著高于CH7034。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在高置信区间(P<0.01)范围内, SY95-71幼穗中富集到4个特有的生长素相关条目,并且色氨酸脱羧酶基因(负责将色氨酸转化为色胺)和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Auxin Response Factors,ARFs)的转录水平均显著高于CH7034。对在SY95-71中高表达的2个ARF基因(TraesCS7A02G475700和TraesCS7A02G475600)作了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二者是位于7A染色体长臂上的一对串联重复基因,根据小麦ARF家族成员编号,将其分别命名为TaARF23-A1和TaARF23-A2。qRT-PCR结果证实SY95-71幼穗中TaARF23-A1和TaARF23-A2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CH7034。测序结果显示TaARF23-A的外显子序列在SY95-71和CH7034间具有2个SNP和1个InDel。根据InDel位点开发分子标记,并将其与SY95-71和CH7034的RILs群体在6个大田环境下的穗部表型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TaARF23-A与小穗数显著相关(P<0.0001),其CH7034型等位变异比SY95-71型等位变异增加了1.67个小穗。本研究结果将为小穗发育机制解析提供参考,也为小麦理想穗型改良提供了分子标记。

  • 相关文献

[1]穗发芽抗性相关分子标记在73个小麦品种中的有效性评价. 白宇皓,陈真真,谈宏斌,刁慧珊,梁邦平,李家创,刘洋,武军,赵继新. 2016

[2]小麦-中间偃麦草代换系CH188分子细胞学鉴定. 罗小军,乔麟轶,李欣,郭慧娟,阎晓涛,张树伟,常利芳,闫金龙,畅志坚,张晓军. 2020

[3]小麦抗病分子标记筛选及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史晨琳,王长彪,赵兴华,刘江,韩斌,任永康,牛瑜琦,唐朝晖. 2020

[4]高抗性淀粉小麦研究进展. 张建华,尚保华,行翠平,史民芳. 2019

[5]小麦新种质CH09W80抗白粉病基因遗传分析及分子定位. 马原丽,畅志坚,郭慧娟,詹海仙,李欣,乔麟轶,任永康,张晓军. 2015

[6]小麦分子育种研究进展IV.小麦相关分子标记. 韩斌,王长彪,任永康,赵兴华,董艳辉. 2015

[7]二倍体长穗偃麦草E组染色体研究进展. 唐朝晖,刘少翔,张兰萍,逯成芳,孙善澄,刘广田. 2007

[8]山西育成小麦品种Wxay蛋白缺失体的筛选与鉴定. 王曙光,孙黛珍,王慧慧,曹亚萍,贾寿山,史雨刚,彭锁堂. 2012

[9]抗白粉病基因PmCH1357相关分子标记验证与评价. 陈芳,李欣,乔麟轶,李锐,郭慧娟,常利芳,张树伟,阎晓涛,畅志坚,张晓军,李东方. 2020

[10]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研究进展. 孙振纲,姜艳丽,许琦,许爱玲. 2011

[11]普通小麦Waxy蛋白及其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王慧慧,王曙光,孙黛珍. 2015

[12]中国小麦主要矮秆基因的分布及其对株高的影响. 许琦,杨娜,柴永峰,杨淑巧,赵智勇,裴蕾,郭文治,刘跃鹏. 2014

[13]黍稷种质穗型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 王纶,王星玉,乔治军,温琪汾,王海岗. 2013

[14]鸟害与高粱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杨彬,张海燕,史红梅,张桂香. 2016

[15]生长调节剂对葡萄扦插苗水分代谢和碳平衡的影响. 吕英忠,代永欣,张鹏云,史静儒,王林. 2020

[16]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马铃薯愈伤组织分化中的作用. 杨春. 2008

[17]纳米钾、配肥宝和生长素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郭耀东,刘建霞,温日宇,郑联寿,樊丽生,姜庆国. 2010

[18]超声波、生长素和浸泡时长对毛白杨插穗生根率的影响. 张红梅,孙毅,杜建中,王亦学. 2010

[19]粗山羊草全基因组Aux/IAA基因家族的分离、染色体定位及序列分析. 乔麟轶,李欣,畅志坚,张晓军,詹海仙,郭慧娟,李建波,常建忠,郑军. 2014

[20]催花期施氮对观赏凤梨激素含量的影响. 段九菊,张超,曹冬梅,康黎芳,王云山.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