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豆菌核病菌不同菌丝亲和群的遗传差异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易初 1 ; 张俊华 2 ;

作者机构: 1.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菌核病;菌丝亲和组群;形态学;遗传差异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14 年 33 卷 05 期

页码: 96-1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大豆菌核病菌不同菌丝亲和群的遗传差异性,经菌丝亲和组群(MCG)方法筛选,挑选12个独自成群有代表性菌株,以常规PDA培养基培养,比较其菌落形态、生长速率和菌核的各项形态学特性,并采用SSR分子标记分析其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不同菌丝亲和群菌株之间,形态学差异较大,菌落形状、颜色和菌丝丰度均分为两类;菌核重量和大小等差异性显著,直径变化范围0.13~0.53 cm,菌核粒重变幅0.007~0.340 g;SSR分子标记技术与MCG方法分析核盘菌遗传差异性结果一致,且相似系数越高,一致性越高。可见,黑龙江地区大豆菌核病菌丝亲和群数量多,菌株之间存在多元性和差异性,核盘菌种群内存在较大的异质性,遗传类型复杂。

  • 相关文献

[1]黑河地区大豆菌核病发生与分布现状调查. 张武,项鹏,吴俊彦,李宝华,李艳杰,张习文. 2018

[2]2017-2019年黑河地区大豆菌核病发生与分布情况调查. 张武,项鹏,杨树,李宝华,李艳杰,吴俊彦,张习文. 2020

[3]大豆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 杨树,张武,项鹏,李艳杰,魏然,李阳. 2023

[4]大豆菌核病鉴定方法比较及分析. 孙明明,韩英鹏,陈浩,滕卫丽,李文滨. 2007

[5]哈茨木霉抗多菌灵突变株对大豆菌核病的诱导抗性生理. 林志伟,于春生,李海燕,孙冬梅,李敏,张匀华. 2016

[6]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菌核病抗性评价. 董利东,王金生,吴俊江,李文滨,邱丽娟,常汝镇,徐鹏飞,张淑珍. 2014

[7]气象因素对三江平原大豆菌核病的影响及预测模型的创建. 顾鑫. 2013

[8]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刘宇. 2010

[9]大豆菌核病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孙明明,韩英鹏,赵雪,王萍,吕世翔,李智媛,王冠,李文滨. 2017

[10]不同栽培密度对大豆菌核病病情指数的影响. 顾鑫. 2015

[11]相对抗性指数在大豆种质资源抗菌核病鉴定中的应用. 顾鑫. 2013

[12]不同施肥条件下大豆菌核病病情指数与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 顾鑫. 2014

[13]通径分析在大豆菌核病流行中的应用. 丁俊杰. 2012

[14]小麦微卫星标记在中间偃麦草中通用性研究. 王黎明,李兴锋,刘树兵,王洪刚. 2007

[15]大豆不同杂交组合类型F2群体遗传变异系数的分析. 林红. 1997

[16]植物寄生线虫与寄主植物的分子互作. WANG Fang,王芳,DUAN Yu-xi,段玉玺,CHEN Li-jie. 2011

[17]一个小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系的形态学和细胞学鉴定. 王黎明,林小虎,赵逢涛,郑晓雯,高居荣,李兴峰,王洪刚. 2005

[18]丹顶鹤体内前殖吸虫的鉴定与进化分析. 李烨,张莹,金振华,王丽坤,高忠燕,张显光,王春仁,史同瑞. 2021

[19]人工栽培条件下野生亚麻与栽培亚麻的形态学比较研究. 宋鑫玲,孙宇峰,曹洪勋,王晓楠,田玉杰,夏尊民,李秋芝,姜籽竹. 2017

[20]土壤外源重金属铬对亚麻形态学指标的影响. 刘岩,黄文功,康庆华,姜卫东,赵东升,周菲,于莹,吴建忠,程莉莉,袁红梅,吴广文,关凤芝.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