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6种生物源农药对板栗栗实蛾和小蛀果斑螟的室内毒效和田间防效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淑 1 ; 董易之 2 ; 姚琼 2 ; 陈炳旭 3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3.;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物源农药;板栗;栗实蛾;小蛀果斑螟;室内毒效;药效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154-156

摘要: [目的]筛选对板栗栗实蛾和小蛀果斑螟高效低毒的生物源农药。[方法]用Potter喷雾法测定6种生物源农药对2种害虫的室内毒效,并通过田间试验评价其对2种害虫的防效。[结果]室内毒效测定结果表明,处理后48 h,0.3%印楝素乳油和2.5%鱼藤酮乳油处理组栗实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6.7%、83.3%,小蛀果斑螟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3.3%、86.7%。田间试验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和2.5%鱼藤酮乳油对栗实蛾和小蛀果斑螟的防效均在80%以上。其他4种药剂苏云金杆菌、皂烟液剂、烟碱液剂和茶皂素在室内和田间对2种害虫的防效均低于80%,防效较差。[结论]0.3%印楝素乳油和2.5%鱼藤酮乳油对栗实蛾和小蛀果斑螟具有较好的室内毒效和田间防治效果。

  • 相关文献

[1]栗实蛾的发生及防治研究. 黄汉杰,陈炳旭,廖海林,欧阳林章. 2005

[2]小蛀果斑螟对板栗品种的选择性. 董易之,陈炳旭,陆恒,梁广文. 2010

[3]小蛀果斑螟幼虫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董易之,陈炳旭,梁广文,陆恒. 2009

[4]小蛀果斑螟的发生与防治技术研究. 陈炳旭,黄汉杰. 2005

[5]板栗的一种新害虫——小蛀果斑螟. 黄汉杰,陈炳旭,吴洪基. 2003

[6]栗实蛾幼虫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陈炳旭,董易之,梁广文,陆恒. 2010

[7]荔枝蒂蛀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陈炳旭,张英杰,董易之,徐淑. 2011

[8]苯砜唑应用技术研究(二). 倪宏丹,张雅凤,张雪林,张人君,郑本欣. 1999

[9]香蕉细菌性软腐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沈会芳,蒲小明,杨祁云,张景欣,孙大元,林壁润. 2020

[10]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防治奶牛干乳期乳房炎的效果研究. 李亚菲,高燕,元波,王林,梁先明,周淑贞,曾振灵. 2020

[11]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防治基质内根蛆药效试验. 谭德龙,邱俊荣,蓝华生,谢玉明,聂俊,高艺,史亮亮. 2016

[12]新型复配药剂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防治黄瓜灰霉病田间效果评价. 谭耀华,梁丽欢,彭埃天,宋晓兵. 2018

[13]稻虫杀净替代甲胺磷防治水稻害虫药效评价. 张扬,黄炳超,肖汉祥,温桂章,吴金灵,陈伟洲,吴城伟,曾繁林. 2002

[14]中药复方超微粉制剂对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的药效研究. 李书宏,王刚,陈庄,容庭,刘志昌. 2010

[15]荔虫清防治荔枝秋梢害虫药效试验. 李敦松,陈万良,张宝鑫,冯莉,黄少华,刘志诚. 2002

[16]抗鸡大肠杆菌病复方中药超微粉制剂的研制及药效研究. 李书宏,王刚,陈庄,容庭,刘志昌. 2010

[17]50%醚菌酯干悬浮剂对香蕉尾孢菌叶斑病的毒力测定与防治试验. 彭埃天,李鑫,刘景梅,宋晓兵,陈玉托,陈霞,杨绍义. 2007

[18]25%凯润乳油对香蕉叶斑病的毒力测定及防治试验. 彭埃天,刘景梅,宋晓兵,杨绍义,陈霞. 2007

[19]25%炭疽立克乳油防治荸荠秆枯病药效试验. 李人柯,曾志雄,黄长安,古方芳,程玉莲. 2002

[20]斑即脱对月季黑斑病的药效试验初报. 李人柯,黄长安,杜伟杰,马叶,黄武强.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