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长江口疏浚土掩埋对两种贝类存活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晁敏 1 ; 沈新强 1 ; 陈亚瞿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疏浚土;掩埋深度;底栖动物;文蛤;尖紫蛤

期刊名称: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ISSN: 1006-687X

年卷期: 2007 年 13 卷 05 期

页码: 674-6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疏浚土处置产生的土丘状浮泥,会掩埋原有底质,底栖生物被掩埋后或死亡,或垂直向迁移重新获得生存机会,而使底栖生物群落得以重建.为评价疏浚土掩埋对底栖生物存活的潜在影响,采用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疏浚土模拟掩埋尖紫蛤(Sanguinolaria acuta)、文蛤(Meretrix meretrix),观测两种贝类对不同埋深的反应及其存活情况.结果表明,文蛤和尖紫蛤被掩埋后均表现出垂向迁移行为,文蛤比尖紫蛤表现出了更强的垂向迁移能力,当掩埋深度为8cm时,可100%迁移至疏浚土表层,获得存活机会,而尖紫蛤仅50%左右个体的进出水管伸出疏浚土表层;疏浚土掩埋深度与尖紫蛤死亡率之间有极其显著正相关关系(R2=0.967,P=0.007<0.01),并求得4d-LC50为6.9cm,95%置信区间5.2~8.6cm.试验所设置掩埋深度与文蛤死亡率之间没有表现出显著相关关系,难以通过统计方法获得文蛤的4d-LC50;借鉴毒理学中推定LOEC(最低有影响深度)的方法,推定文蛤的LOED为10cm.研究表明,疏浚土处置后的沉积厚度对底栖动物种群的存亡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底栖动物在被掩埋后表现出的垂向迁移能力大小也可影响自身种群及处置区整个底栖动物群落的最终重建几率,并且积极的管理策略对底栖群落重建意义重大.表4图1参22

  • 相关文献

[1]绿潮藻类对典型海草床底栖生境的影响. Xiaoyue Song,宋肖跃,Chenggang Lin,林承刚,Hongsheng Yang,杨红生,Yi Zhou,周毅. 2018

[2]文蛤分级试验研究与分级设备设计. 沈建,郑晓伟,林蔚,章超桦,秦小明. 2007

[3]五种海洋生物葡萄糖磷酸变位酶和磷酸葡萄糖异构酶的同工酶分析. 王伟继,杨翠华,孔杰,王清印. 2006

[4]池塘中间培育不同月龄文蛤数量性状的通径分析. 李昂,李加琦,刘鲁雷,薛素燕,张秀梅,毛玉泽. 2022

[5]南通市文蛤的污染现状和大肠菌群净化研究. 徐捷,乔庆林,蔡友琼,姜朝军. 2008

[6]干露胁迫对文蛤滤水率及呼吸排泄的影响. 魏伟,唐保军,孙鹏,姜亚洲,李磊. 2017

[7]两种壳色文蛤壳形态性状对活体质量的影响. 方军,肖国强,张炯明,柴雪良,滕爽爽. 2017

[8]温度胁迫对文蛤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杨俭,魏伟,唐保军. 2018

[9]低剂量核辐射在文蛤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朱善央,於志华,孙来彦,吴杨平,何健,李树国,谢建民,董建波,龚海静,鲍丹. 2008

[10]急性盐度胁迫对文蛤和青蛤滤水率的影响. 魏伟,唐保军. 2015

[11]紫外线系统净化文蛤中大肠杆菌的研究. 乔庆林,蔡友琼,徐捷,姜朝军. 2008

[12]文蛤养殖水体中重金属Cu的安全限量值研究. 李磊,王云龙,沈新强,沈盎绿,黄厚见. 2012

[13]帘蛤科四种蛤的同工酶研究. 程汉良,夏德全,吴婷婷,孟学平,董志国. 2005

[14]文蛤的底质选择性及潜沙能力研究. 李磊,柏育材,黄士林,陈玉生,赵永超,许呈林,唐峰华,王云龙,沈新强,蒋玫. 2017

[15]基于多元评估方法的启东文蛤养殖区重金属风险评价. 胡振新,肖李霞,陶冶,朱天君,冯春雷. 2022

[16]盐度、pH对文蛤(Meretrix meretrix)滤水率和摄食率的影响. 杨杰青,蒋玫,李磊,董冉,许高鹏,沈新强. 2016

[17]盐度、pH对文蛤肌肉、鳃、外套膜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 杨杰青,沈新强,蒋玫,李磊,徐夏芳,董冉. 2016

[18]江苏如东滩涂文蛤养殖区养殖容量. 李磊,蒋玫,沈新强,王云龙,袁骐. 2014

[19]沉积物暴露条件下文蛤Meretrix meretrix对重金属Cu、Pb的富集动力学研究. 李磊,王云龙,沈盎绿,蒋玫,黄厚见,沈新强. 2013

[20]文蛤滩涂养殖海域水体有机污染综合评价. 江航,沈新强,蒋玫.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