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丽梅 1 ; 彭宝 1 ; 程延喜 1 ; 孙寰 1 ; 王曙明 1 ; 张伟龙 1 ; 王跃强 1 ; 张井勇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大豆;恢复系;授粉;花粉数量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08 年 27 卷 02 期
页码: 238-2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制种产量低已成为制约杂交大豆产业化的瓶颈,父本恢复系花粉数量直接影响母本不育系的结实率,选育花粉数量多的恢复系对提高杂交大豆制种产量至关重要,花粉数量也是衡量一个恢复系授粉能力的一个指标。采用田间调查和显微镜镜检对已育成的12个骨干恢复系的开花持续时间、开花数量和花粉数量进行调查和统计。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恢复系单株花的数量存在明显差异,12个恢复系的单株花数量为74.8~408.9个,单株花数量最多的是恢复系JLR104,最少的是恢复系JLR75,而大多数的恢复系单株花数量为120~160个;大豆每朵花的花粉数量没有明显差异,为3400~4900个。单株花的数量决定了花粉的数量。
- 相关文献
[1]黄秋葵杂交制种技术. 李雪,张海燕,赵泰然,徐海钰,孙凯,朱国民. 2017
[2]寒香梨授粉结实特性研究. 丁丽华,张茂君,王强,阎兴凯. 2010
[3]苹香梨授粉结实特性研究. 王强,张茂君,闫兴凯,丁丽华,邢国杰. 2009
[4]稻/菰远缘杂交创制BT型粳稻恢复系. 时羽,闫昊,陈玉波,全东兴,周广春,孟维韧,韩康顺,李彦利. 2018
[5]粒用高粱恢复系选育和应重视的问题. 侯佳明,高悦,杨微,梁军,李捷,赵德,李继洪,高士杰. 2019
[6]特矮秆早熟高粱恢复系吉R109的选育与应用. 杨微,梁军,高悦,侯佳明,赵德,李捷,栾天浩,李继洪,高士杰. 2020
[7]北方杂交粳稻恢复系育种研究进展. 金成海,高明晶,周广春,全东兴,孟维韧,朴红梅. 2014
[8]东北新育成粳型三系杂交稻恢复系开花习性研究. 刘晓兵,全东兴. 2015
[9]高粱优良恢复系吉R105的选育与利用. 高士杰,李继洪,李伟. 2009
[10]强势高粱恢复系南133的创制与应用. 阎鸿雁,周紫阳,胡国宏,李光华,王江洪,马英惠. 2007
[11]高粱长穗型恢复系吉R107的选育与应用. 陈冰嬬,李继洪,高士杰,王阳,马英慧. 2011
[12]优良高粱恢复系南133的选育与利用. 马忠良,张淑君,周紫阳,王江红,闫鸿雁,李光华,马英慧. 2006
[13]利用轮回选择法创造粳稻三系恢复系的研究. 全东兴,陈温福,周广春. 2007
[14]高粱恢复系吉R5062的选育与应用. 高明超,陈冰嬬,李继洪,高士杰. 2015
[15]大豆生物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赵桂兰. 2004
[16]杂交大豆开发的进展与问题. Huan Sun,孙寰. 2012
[17]吉林省新育成大豆品种SSR指纹图谱身份证的构建. CHEN Liang,陈亮,范旭红,FAN Xuhong,ZHENG Yuhong. 2015
[18]杂交大豆制种技术研究进展. 王跃强,王曙明,赵丽梅,孙寰,李建平. 2004
[19]吉林省大豆生产回顾与展望. 闫晓艳,邱强,石一鸣. 2004
[20]吉林省大豆生产回顾与展望. 闫晓艳,邱强,石一鸣.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大豆芽期耐旱性QTL定位及相关基因挖掘
作者:谢建国;王明亮;张云峰;孟凡凡;郑宇宏;李广;孙星邈;范旭红;杨振宇;王曙明;蒋洪蔚
关键词:大豆芽期耐旱;资源鉴定;QTL定位;候选基因;单倍型
-
矮秆宜机收、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公谷86的选育
作者:周柏卉;张伟龙;李淑杰;高忠;徐晨;刘宽;高鸣
关键词:谷子;矮秆;抗除草剂;公谷86
-
高油高产大豆杂交种吉育671的选育及制种技术
作者:关哲允;闫昊;刘大壮;丁孝羊;张井勇;彭宝;赵丽梅;张春宝
关键词:大豆杂交种;吉育671;细胞质雄性不育;选育;制种技术
-
杂交大豆新品种吉育668选育及栽培要点
作者:王鹏年;胡水清清;刘大壮;张井勇;张春宝;郑宇宏;王亮
关键词:杂交大豆;吉育668;高产;高油
-
1994-2023年全国大豆审定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作者:段明威;陈健;侯云龙;邱红梅;陈亮;崔正果;王跃强;刘德泉
关键词:大豆;农艺性状;品种;区域;产量
-
不同化控剂处理对杂交大豆制种催熟效果的影响
作者:王鹏年;刘大壮;闫昊;张井勇;赵丽梅;张伟;郑宇宏;王亮
关键词:化控剂;杂交大豆;百粒重;发芽率;催熟
-
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遗传基础与育种应用
作者:张春宝;孙妍妍;赵丽梅
关键词:大豆;杂交种;细胞质雄性不育;遗传基础;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