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叶剑秋 1 ; 黄洁 2 ; 陈松笔 2 ; 王明 2 ; 肖鑫辉 2 ; 李开绵 2 ;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农学院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木薯;品种选育;产量性状;SSR分子标记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4 年 35 卷 11 期
页码: 2121-21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木薯新品种华南12号(Manihot esculenta Crantz cv.SC No.12)是利用OMR36-34-1(♀)与ZM99247(♂)杂交的杂种后代,经实生苗试验、初级系比、中级系比、高级系比、区域性和生产性试验等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和广泛的适应性。鲜薯产量约39.37 t/hm2,比现大面积种植的当家品种华南205增产28.65%;其干物率和淀粉含量分别为42.19%和31.11%,分别比华南205高2.51和1.86个百分点;氢氰酸含量低,为42.20 mg/kg。说明华南12号是一个高产、优质、食用型和工业应用型兼备的木薯新品种。此外,还对华南12号建立了分子指纹图谱,为新品种保护与产权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木薯新品种华南13号的选育. 叶剑秋,王明,肖鑫辉,张洁,安飞飞,李开绵. 2017
[2]株行距配置对木薯生物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王玉梅,刘子凡,黄洁,陈太就. 2014
[3]6个木薯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初步研究. 陈冠喜,李开绵,叶剑秋,许瑞丽. 2009
[4]木薯新品种‘华南10号’的选育. 叶剑秋,郑永清,薛茂富,吴传毅,李开绵. 2011
[5]木薯新品种华南5号选育报告. 林雄,李开绵,黄洁,许瑞丽,张伟特. 2001
[6]木薯新品种华南7号的选育. 叶剑秋,李开绵,陈丽珍,黄洁,付瑜华. 2007
[7]利用SSR分子标记快速鉴别中粒种与小粒种咖啡. WANG Xiaoyang,王晓阳,董云萍,DONG Yunping,HUANG Lifang. 2014
[8]咖啡种质资源SSR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晓阳,闫林,黄丽芳,周华,程金焕,孙燕,林兴军,董云萍. 2015
[9]利用InDel分子标记分析海南山栏稻品种籼粳特性. 徐建欣,杨洁,李美萱,敖莉丝,徐志军. 2017
[10]基于形态学与SSR标记的甘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齐张华,李丹,姚晓文,张银东,欧文军. 2022
[11]基于表型及SSR分子标记对橡胶树F1子代的评价. 李文秀,罗萍,张华林,黄润生,李进良,翁俊亮,魏滢,赵美婷,贺军军. 2022
[12]我国芒果主栽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王明,应东山,王琴飞,李莉萍,张如莲. 2015
[13]云南陆稻品种抗瘟性鉴定及其与抗旱性的相关分析. 徐建欣,杨洁,祥伟,苏子涵,刘实忠,王云月. 2014
[14]基于SSR分子标记的油棕遗传多样性分析. 周丽霞,吴翼,肖勇. 2017
[15]基于SSR标记的砂仁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分析. 李文秀1,李进良2,贺军军1,3,张华林1,罗萍1,魏滢4,赵美婷4. 2022
[16]我国芒果主栽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英文). 王明,应东山,王琴飞,李莉萍,张如莲. 2016
[17]基于SSR分子标记的裸花紫珠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 张红瑞,李鑫,陈振夏,胡文斌,李伟,黄梅,于福来,杨林立. 2023
[18]基于表型及SSR分子标记对橡胶树F1子代的评价. 李文秀1,2,罗萍1,2,张华林1,黄润生1,李进良1,翁俊亮1,魏滢3,赵美婷3,贺军军2. 2022
[19]基于SSR分子标记的油棕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周丽霞,吴秋妃,李睿,冯美利,陈玲玲,曹红星. 2025
[20]利用SSR技术鉴定杧果实生后代真假杂种及其遗传特性分析. 党志国,郑燕萍,朱敏,陈业渊,高爱平,黄建峰,罗睿雄,余东,雷新涛.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胶园的"四库"功能及其实现途径
作者:周全;钟昌开;王纪坤;王明;谢贵水;安锋
关键词:胶园;水库;粮库;碳库;钱库
-
木薯品种不同收获期块根淀粉积累规律分析
作者:郑永清;李开绵;李伯松;马旭东;陈松笔
关键词:木薯;产量;淀粉;光合作用
-
类黄酮合成关键基因MeF3H在木薯块根采后腐烂中的功能分析
作者:安飞飞;蔡杰;薛晶晶;朱文丽;陈松笔;罗秀芹
关键词:木薯;类黄酮;MeF3H;块根;采后腐烂
-
矮壮素浸种对木薯苗期生长的影响
作者:魏云霞;李天;黄洁;王娟
关键词:木薯;矮壮素;浸种
-
长期养分亏缺对木薯农艺性状、产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
作者:魏云霞;韦卓文;黄洁;许瑞丽
关键词:木薯;长期定位施肥;养分亏缺;产量;淀粉
-
木薯柱花草间种体系固氮机制和生产效益分析
作者:郑永清;马旭东;李伯松;薛茂富;陈松笔
关键词:木薯;柱花草;间种技术;氮源;生产效益
-
基于植物性状和挥发性成分的罗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张亚娇;于福来;元超;陈晓鹭;谢小丽;王凯;黄梅;陈振夏;官玲亮;陈松笔
关键词:罗勒;植物学性状;挥发性成分;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